首 页 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家庭教育 国际教育 民族教育 思想理论 书香校园
首页>检索页>当前

构建个性化教师培训模式

发布时间:2017-10-11 作者:□何 韧 余 蓓 来源:中国教师报

汨罗是湖南省北部一个县级市,2015年成为湖南省“国培计划”首批项目县后,汨罗的教师培训力度进一步加大,培训人次大幅度攀升。然而,在一片喜人形势下,两组数据表明,教师培训中的问题也相伴而生:

2011-2015年学分周期,全市5493位教师平均学分338分,500分以上858人,占总数的15.6﹪,其中1000分以上63人,最高达1815分;低于平均学分的2923人,占总数的53﹪,其中仅有校本研修的达1110人,占总数的20﹪。参加县级以上(含县级)培训项目5次以上的人数占总数的42﹪,其中最多的达1人28次。数据反映出教师参培机会不平等,教师培训均衡发展程度差强人意。

与此同时,2015-2016年全市1304人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其中193人重复参加同类培训,比例接近15﹪。这组数据则凸显了教师重复参培现象比较常见,浪费了宝贵的培训资源。

解铃还须系铃人。如何既做好培训工作,又满足不同教师个体的参培需求和学分银行需要,同时防止出现重复参培的不正常现象,保证全体教师享有均等的参培机会?这需要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系统思考、整体设计,提供有效的培训管理模式,实现县域内教师全员培训的有序进行。

更新培训管理理念。培训管理理念是培训管理者对于教师培训的基本认识和价值判断,决定着教师培训的整体走向和发展趋势。抓教师培训,如同教师抓教育教学,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不能眼中只有“培训任务”而没有“参培教师”。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坚持“教师是培训对象更是培训主体”理念。对教师而言,最有效的培训是自主学习,最可持续的发展是自主发展。培训管理者只有依靠教师,尊重其主体地位,才能让他们在培训中释放出最大的潜能。二是坚持“培训既是教师的义务也是教师的权利”理念。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让每一位教师都有接受形式更丰富、内容更专业和资源更优质的培训机会,都能通过培训得到成长。毫无疑问,这是另一种意义、另一个维度的教育公平。

优化培训项目组合。我们要把选择培训项目的权利真正还给每一位教师,而不是由学校管理者或任何其他组织与个人越俎代庖。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同样是教师最好的培训师。“凡心所向,素履以往”。只有当教师对培训感兴趣时才会全身心投入,继而走上“自主选学、自主发展”之路。培训的基本组合方式是“必修类项目+选修类项目”——前者是指令性培训项目,某一类教师或全体教师必须按规定参加;后者是指导性培训项目,供参训教师根据个人兴趣爱好自主选择。

当然,选修类培训项目目前还只能由教育行政部门和培训机构选定,当条件成熟后完全可以实现教师“点单”、培训机构“配菜”。具体操作大致分为五个环节:一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培训机构开展需求调研,将“按需施训”原则落实在教师培训的选定上;二是教育行政部门公布各级各类培训项目,明确各项目参培对象的条件与要求;三是教师个人综合自己的学分需求,计算本年度所需的最低总学分;四是教师个人对照各项目参培对象条件与要求,分别确定必修类和选修类项目,制订个性化培训计划;五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培训机构按照参培对象的资格条件和历史数据,认真审核个人培训计划并指导教师适时调整。

完善培训保障机制。改善教师工作和学习条件,坚持不懈尽最大努力解决教师特别是村级小学教师的工学矛盾,加大学校尤其是村级小学教育信息化硬件建设力度,为教师参培提供必要条件,创造优越环境;改造培训数据库,建立学分周期内覆盖全体教师和全部项目的培训历史数据库,数据库包含每位教师参加培训项目的层级、类型、形式和学分等详细信息,为把好“审核关”提供可靠依据;改进学分管理制度,在制定科学的不同层级培训的学分认定办法基础上,定期通报年度学分不达标教师和学校。同时,对上述教师和学校在年度目标管理考评和其他形式的评先评优方面实行“一票否决”;改革激励制度,在奖励学习型学校和教师的同时,重点推介他们的典型做法和先进经验,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

总之,上述由组织设计为教师服务的全员培训管理模式,基本思路是实现两个融合,即把教育主管部门的培训计划与教师个人的培训计划有机融合,既贯彻组织意图又满足教师需求;把教师培训与学分管理有机融合,使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而在这一过程中,更新培训管理理念是前提,优化培训项目组合是核心,完善培训保障机制是关键。

(作者单位系湖南省汨罗市教育体育局)

《中国教师报》2017年10月11日第11版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