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放学时,学校门口总会排满接学生去上辅导班的专车,有9人座小巴士,也有租用的公交车。粗略估算,我校学生将近七成都参加校外辅导班。由此推断,全国各地这种现象也不会少见。
其实,学校为解除家长的后顾之忧,也开设课后托管班,照顾那些父母下班晚、孩子没人管的家庭。托管班不仅收取的费用低,有专门教师指导课后作业,而且家境清寒学生全额免费,但因不教授新课,多数家长还是选择校外辅导班。
父母自愿放弃学校低价甚至免费托管班,不惜支出高额补习费,无非是希望给孩子打好稳固的学习基础,以求美好的未来。然而,这样做真的可以心想事成吗?
首先,孩子是否买账?家长是否征求过孩子的意见?牛不喝水强按头的事情,会有好效果吗?孩子们好不容易完成了一整天的学业,盼到放松心情、活动筋骨的时刻,可与同伴打打球、玩玩游戏、聊聊见闻,或阅读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但是,这些原本正常的愿望,被课外辅导班打碎了。孩子们没有了自己的时间,如何不厌烦?
孩子需要玩乐游戏建立起与同伴的良好关系,需要休闲放松获得精神的愉悦,需要自由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只有生活与学习相辅相成、有张有弛,上课时才会更加专注,学习效果才会好。
其次,家长要扪心自问,什么才是让孩子爱学习、会学习、学习好的条件。家长大可不必放学后再把孩子置身到课外辅导班里,而是应该教导孩子上课专心学习,回家认真复习、预习,养成善思考、多交流的习惯,发现疑难问题首先多问自己,回忆课堂上所学,实在解决不了的情况下再请教父母、教师或同学。如此走心的自我学习一定比去辅导班走过场收获要大得多。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父母们,何苦费力不讨好?
就读大学期间,本人曾在辅导班兼职,也正是因为那几年的经历,我对孩子补习的心态和功效有些了解。有的孩子成绩已经够好了,根本就不需要被辅导。有的孩子很反感辅导班,完全是被父母为图心安、一厢情愿送进来的。我不否认有部分孩子因补习而成绩进步,但这种强迫式的严格督促所换取的进步,弄不好会弄巧成拙,使孩子萌生厌学情绪,扼杀了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我曾教过几个孩子,从小学开始就没有到辅导班补习过,无论聪明与否,凭着自己对读书的热爱和苦读考入理想的大学,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后,也都有很好的发展。试想,一个人前途如何、发展如何,与是否进入辅导班补习关系大吗?
寒假在即,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再次思考。
《中国教师报》2018年01月03日第3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精神和要求,采...
为深化高中阶段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等综合改革,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型、实用型、...
从90年代末开始,晋中就着手探索中考制度改革。在近20年的实践探索中,形成了一系列特色模式...
高中带动战略内涵为“统领三驾马车,齐推并进;统筹三大系统,协同发力;完善五大体系,保驾...
弹性离校是沈阳市自主创新的一项惠民利民新政。新政直面“家长接孩子难、课后辅导难”这一老...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