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家庭教育 国际教育 民族教育 思想理论 书香校园
首页>检索页>当前

让教育回家

发布时间:2018-01-03 作者:汤 勇 来源:中国教师报

时光穿梭、寒暑交替,悠然间岁月的年轮又向前滚动了一圈。

每年的此时此刻,在即将送走过去的一年,也在即将迎接新年的第一缕曙光之时,总让人内心泛起情感的涟漪,生发许许多多人生的感慨。

去年,我的著作《致教育》出版,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便第二次印刷。记得当时我曾写了一段文字,言及我书中的文字并不是多清新、多优美,内容也不是多新颖、多别致,然而却深得广大读者朋友的喜爱,或许缘于《致教育》的副标题——不忘初心,让教育回家。

是的,这些年,对于教育,也许我们行色匆匆,也许我们只顾埋头赶路,也许我们走得太快、太急,以至于我们忘记了当初为什么出发,要到哪里去,以至于我们的教育在“功利”和“喧嚣”的丛林中迷了路。于是就有了人心的浮躁、全民的焦虑,就有了不输在起跑线上的乱跑、抢跑,就有了不顾秩序与规则的剧场效应,就有了反复的考练与死整蛮干,就有了为获得一块敲门砖而忘命地拼时间、拼身体,更有了“眼睛一睁,开始竞争”“提高一分,干掉千人”“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的残酷现实。

面对新常态,国家不再片面追求GDP,也不再以GDP论英雄,体育也不再以金牌定胜负,国家已经进入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对于我们的教育,是不是到了应该好好反省的时候,是不是到了应该迅即觉醒的时候,是不是到了应该敢于直面、拿出迷途知返勇气的时候。

充满希望的一年到了,教育应该回家,应该回到那个充满温馨与温暖,弥补温柔与温情的“家”了。

让教育回家,就应该不忘初心,牢记教育初衷,就不能忘却当初选择教育与教师职业的理想信念。

无论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无论走到多么光辉的未来,都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无论他人怎样浮躁焦虑,我们都不要做教书匠,都要尽可能做一个卷不离手的读者、躬耕反思的思考者、孜孜不倦的诲人者;无论外界怎么喧嚣浮华,我们都要坚守职业底线和道德规范,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孩子的一生;无论世道怎样冷暖与沧桑,我们都能够执着坚守、求真向善、宁静淡定,都能够浅走低吟,不离不弃,都能够曼妙修行,悲天悯人。

我以为,人会长大三次:第一次长大是在发现自己不是世界中心的时候;第二次长大是在发现即使再怎么努力,终究还是有些事令人无能为力的时候;第三次长大是在明知道有些事可能会无能为力,但还是会尽力争取的时候。

面对当下教育的乱象丛生,面对当下教育的亟须改变,面对当下教育的“回家”,我们的力量有可能太小,也有可能爱莫能助,还有可能无能为力,但我们还是要“尽力争取”。

这种“尽力争取”就是理想。理想是对现实的不满,是对未来的憧憬。在不理想的现实面前,哪怕是春寒料峭,还是寒风凛冽,哪怕是怪石嶙峋,还是险峻崎岖,只要有理想在,才有梦想,才有希望,才有心的火种,也才有可能探寻到一条教育回家之路。如果因为担心害怕而裹足不前,因为大家按部就班而人云亦云,因为环境不佳而犹豫不决,因为沉迷于现实而缺乏教育理想,教育就永远没有机会回家。

这种“尽力争取”就是改变。山不过来,我可以过去。我一直相信,这个世界一切都可以改变,我们不可能改变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不可能改变处境,但可以改变活法,或许我们不能一下子改变教育,但我们可以从改变自己开始,当我们真正改变了自己,改变了自己的教育观念,改变了自己的教育态度,改变了自己的教育行为,让自己及自己的教育不断变得美好,就必然影响、改变着别人,事实上也就已经在改变社会、改变教育。

这种“尽力争取”就是行动。当雪崩来临的时候,每一片雪花都觉得自己没有责任,而在谴责其他雪花的罪过。面对当下中国教育,很多人都似乎觉得与己无关,都认为是他人的责任,有的在旁观,有的在埋怨,有的在谴责,有的在鞭打,其实这都无济于事,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立足当下。只要行动,永远都不会晚,只要方向对了,就永远不怕路途的遥远。要知道,教育迈出的每一小步,都是向“家”的出发和靠近。

不忘教育初心,方得育人始终。在新的一年,让我们不忘教育初心,带上心中的希望之火,点燃教育的梦想之火,一如既往自信而坚定地行走在教育回家的路上,假以时日,教育就能够回到那个充满诗情画意,令人留恋不已的“家”。

(作者系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农村教育实验专委会理事长、四川省阆中市教育和科学技术局原局长)

《中国教师报》2018年01月03日第15版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