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家庭教育 国际教育 民族教育 思想理论 书香校园
首页>检索页>当前

学生是我们的牵挂

发布时间:2018-01-03 作者:方 华 来源:中国教师报

充实、忙碌的2017年成为了记忆,2018年已经悄悄地站在我们身边。我、我们、弋阳教育人对2018年充满期待,并以新时代、新征程描绘弋阳教育人的蓝图。

不让优质成为“少数”

县域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核心目标是公平与质量。县域内城乡教育一体化就是为了实现公平与质量这两大目标提出来的。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是相互平衡又相互制约的,没有先后、没有主次。

现代社会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流动性大、选择性多。学生流动是正常和需要面对的现象,但城“挤”乡“空”不是因为流动原因,而是因为无序的流动。学生从无序流动向有序流动转变,需要做到合规(遵循就近入学、保障随迁子女和父母务工子女等),做到让每一个需要进城就读学生家长无须“找人”,不落下一个符合进城就读且要求就读的孩子。

近5年来,弋阳县小学增加学生4094名,其中83.5%在农村小学就读;初中增加学生4826名,其中67.72%在农村初中就读;在外地和县城就读学生有2790名回流到农村学校。办好家门口的学校,让孩子在家门口享受到家长认可的教育,家长才不会舍近求远,城里也就不会“挤”,乡村也就不会“空”。

不应让优质成为“少数”,导致区域教育不均衡。有些教育资源是无法配置的,如家庭教育、社区文化、区域条件和地域环境;有些教育资源是配置不均的,如学校建设、学校设施设备和师资队伍建设。弋阳县域教育要做可做的、变可变的,以可做可变带动暂时难做难变的,最终缩小差距,实现基本均衡。

保学控辍是底线

保学控辍是义务教育的“痛点”和“难点”。要做好保学控辍工作,首先要了解学生辍学原由,从个体分析是一花一世界,各有其因。可从大的方面划分,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家庭原因(家庭贫困和家庭教育);二是厌学原因(有学生学习能力、效果和兴趣,有学校评价和教师态度)。

弋阳县保学控辍是先知缘由再寻策略。对学生因家庭贫困而辍学的,我们加大教育扶贫力度,实施扶贫攻坚工程,确保每一个孩子不因贫辍学;对学生因家庭教育导致辍学的,我们加强家长教育能力、意识和责任引领与帮助。

弋阳县是江西制度化家校合作试点县,同时也是江西省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家校合作工作示范县。家校合作工作让我们加强家校共育,提升家庭教育育人意识和能力,营造重教重育区域教育生态。

教育评价是保学控辍关键因素。教育评价有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对校长的评价,有学校对教师和学生学业评价。以弋阳县对教学质量评价为例,从原来的“一分两率”评价向新的“一分两率”转变。原来的“一分两率”是指以实际参加考试的人员平均分、合格率以及优秀率来评价学校、班级和教师的教学成绩,这样的评价造成学校、班级和教师只重视“优秀生”,淡化和弱化“后进生”;新的“一分两率”是以应该参加考试人员(包括非正常流动和流失学生)平均分,以及合格率和关爱率(每次参考人数成绩后20%学生的成绩进行参评)。这样的评价让学校、教师关注全体学生,尤其“后进生”。学校对后进生吸引力以及后进生在学校存在感都会提升,学生因厌学而辍学比例大大下降。

构建家校社一体育人生态

教育是生长,生活即教育。我们谈教育,都是在谈帮助教育,而忽视或不够重视学生自我教育。良好的教育生态下成长的孩子就是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而教育生态的形成,更多源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社区)的相关关系、相互影响。弋阳县从2013年下半年开展全域式教育生态的重构与重塑,4年来取得了一定效果。我们将再从以下四方面进一步探索和践行。

重构互助式教育生态。家校社有着相同的育人责任,只是各自承担不同的育人功能。家校社育人方式有差异,但家校社育人目标与价值应该相同,这就需要构建互助式的教育生态。互助式教育生态是教育健康与否的基础条件,只有家校社共同担责、共同履责和各尽其能,才可能建立互助式教育“合伙人”。

重塑共赢式教育生态。只有家校社真正成为教育“合伙人”,教育才真正回归本真。但家校社怎样才会坚持合作呢?只有让合作各责任主体享受“成功”,合作之路才能越走越远。

重定以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立场,共建良好教育生态。共同的教育价值是家校社合作的前提,也是具体教育过程中策略与路径相一致。当价值与策略路径一致时,教育生态就会健康、有序。

重建与学生共同成长的教育生态。教育是什么?教育是教己育人。只有教师变了学生才会变,只有教师的“教”变了,学生的“学”才会变。我们提出以良好的校风影响家风、改变民风的教育愿望,正是基于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基于重建家校社关系,基于重构共同成长的教育愿景而提出的。

(作者系江西省弋阳县教体局局长)

《中国教师报》2018年01月03日第15版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