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家庭教育 国际教育 民族教育 思想理论 书香校园
首页>检索页>当前

努力办好一所学校,要做到保持对生命的敬畏之心,教书育人要做到为人处世的自明;保持对专业的求索之力,办学思想要做到慎思慎独的自悟;保持对岗位的挚爱之意,办学行为要做到躬身实践的自觉;把发展、关爱儿童作为情感支点,让儿童成为真正的自己。

慎思自明:校长应有的精神面相

发布时间:2018-01-10 作者:柯中明 来源:中国教师报

做了15年校长,我经历了3所不同的学校。如果要对自己的精神面相进行自我描绘,我认为是“慎思自明”。

保持对生命的敬畏之心,教书育人要做到为人处世的自明

刚当校长那会,父亲就对我讲“庸医杀人,庸师庸校长也是如此!你可千万不可害人啊”。父亲的话让我牢记在心。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做校长后,我知道学校没有制度不行;“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做校长后,我知道学校管理仅有制度也不行。做校长就是做人,如何做人?如何赢得师生的心,让师生心服口服?就要做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这个世界上,许多人在找捷径,都想只遇到好事。然而,生活实践告诉我“好事尽从难处得,少年无向易中轻”。人生的真谛是,聪明的人都在下笨功夫,愚蠢的人在找捷径。我们做校长的也是如此。

“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要想成为师生生命成长的引路人、学校发展的掌舵人,校长必须有一颗能温暖自己、感动他人的心。这颗心,是一颗慈善之心,是一颗坚强之心。这颗心,拒绝功利、拒绝浮躁,能等待,也能坚守。

保持对专业的求索之力,办学思想要做到慎思慎独的自悟

校长要有自己的专业判断和专业思考,形成话语和思想体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形成理性的思辨。构建自己的办学思想,必须防止人云亦云的盲从,要避免拾人牙慧的抄袭,就要避免办学话语表达的片面和错位。每一个校长只有保持对专业的推崇,慎思慎独,才能做到办学思想的自悟。

“守住教育之根,让生命快乐绽放”是“根教育”的价值追求,也是我15年的教育追求。它既是对教育终极意义的追寻,也是对当下教育异化的反思。“根教育”强调“守住”,“守住”意味着一种责任,一种担当,一种使命;也意味着一种真爱,一种关怀,一种境界。“根教育”敬畏生命,意味着教育要保护儿童天性,遵循生命发展的内在逻辑,提升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根教育”追求“绽放”,意味着教育要顺应儿童生长的天性,让每一个生命在自然的阳光和雨露下自由快乐地成长。

“根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将儿童培养成为有根的现代中国人,就是要养德性之根,育至善之心;培智性之根,育灵慧之气;健体性之根,育康健之体;护美性之根,育高雅之行。就是让我们的孩子有健康的身体、聪明的大脑、善良的心地、勤快的手脚、和气的嘴巴。

保持对岗位的挚爱之意,办学行为要做到躬身实践的自觉

2014年5月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有着大好机遇,关键是要迈稳步子、夯实根基、久久为功”。做事做人要有立定脚跟、滴水穿石的笃实劲,这是成功的根基,我们做校长的更应如此。

2002年9月,通过公开招聘,我成为广州一所村小的校长,这是一所生源不理想、师资不优秀、成绩不突出的偏远村办小学。一开始,面对我这个外来校长,村干部拒绝我,家长们怀疑我,教师们冷眼看我,办学遇到重重阻力。面对这样的局面,我选择了走近学生、走近教师、走近家长,与他们一道凝心聚力。慢慢地,教师、村民、当地干部接纳了我,我渐渐地成为“紫坭村”的一员。我带领全体师生大力开展读书活动,认真实施课程改革,第二学期就有了成效,学校开始“弯道超越”求发展。

2009年8月,我被任命为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实验小学校长。这所学校创办7年,换了4个校长。当时我的任命文件一公布,当地马上有人惊呼:实验小学来了个乡下仔!我独自一人来到学校报到,经过冷静的分析,我从课程改革入手,通过办学思想的凝练,以培养有根的现代中国人为目标,把“根教育”变成学校的身份符号,成为师生的精神内核。在实验小学的6年,我团结广大教师稳扎稳打,紧抓常规,恪守教育基本规律。后来,这所学校整体办学实力稳居全区之首,成为广州市首批特色学校。

2015年10月,上级领导临时调我到市桥中心小学任校长。这本是一所全区小学的龙头校,但最近几年由于各种客观原因,学校发展遇到瓶颈,整体实力严重削弱。本着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办学理念,我怀着让师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幸福生活的教育理想,通过努力让学校的文化自信重新在师生心中生根发芽。

这15年,我坚持行走在师生中,扎根在课堂里,浸润在书香间,在与师生的相处相守中,体会到职业的幸福与校长的价值。走近学生、走近教师、走近家长,与他们一道凝心聚力,一直是我的行走方式,我乐意永远沉醉在师生拔节成长的气息中。

把发展、关爱儿童作为情感支点,让儿童成为真正的自己

学校不管怎么发展,最终都是为了儿童的发展,我始终站在儿童的视角审视自己的工作和角色。

我要让每个儿童都能得到发展,并且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真正实施素质教育。

为此,我做到:在情感上关爱儿童,在互动中激发儿童,在方法上点化儿童,在评价上尊重儿童。

在情感上关爱儿童。在这方面,最有号召力和示范作用的当然是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他从17岁开始从事教育工作,1948年开始担任帕夫雷什学校的校长以后,几十年间从未离开过这所农村学校。在这里,苏霍姆林斯基不是简简单单地把知识教给孩子,而是带领孩子从认识世界到走向世界,特别是走向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培养完整的心灵。因此,他不但重视学生的学习,重视自身的教学工作,而且更加重视对儿童心灵的呵护,对儿童的关怀,让儿童感受到学习和成长的快乐。当下,我们学习和实践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最好行动就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情感上关爱儿童,把自己整个心灵交给儿童,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让他们建立一个具有中国梦底色的美好心灵空间。

在互动中激发儿童。首先是看到儿童。我们不但要看到儿童这一群像,而且要看到个体,同时要看到个体的全部。其次是根据儿童的智力、能力水平甚至是情绪状态,提出不同的问题,让他们在师生互动中找到学习的快乐和成长的自信。最后是始终用正能量激励儿童。我们要尊重儿童的个性、人格、天性,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并且对他们所处的家庭背景与社会关系给予尊重。

在方法上点化儿童。最基础的是言语点化。我们要以平等的视角,以尊重为原则,通过恰当的、鼓励性的、充满爱心的、具有正能量的语言及时对儿童给予鼓励、肯定、认同,通过具有尊重、呵护的警示性语言提醒儿童,让儿童在与教师交往的过程中增强学习信心,激发学习动力。另外,我们还可借助肢体动作来点化。如手势、眼神、笑容等。在几十年的教育实践中,我认为教师充满爱心的微笑、体现鼓励的大拇指、传递温情的抚摸最能体现校长的教育情感。这些日常的肢体语言折射校长的教育哲学,体现出校长的儿童观。

在评价上尊重儿童。通过多元评价、多主体评价,让每个儿童在学校的评价中找到优势、展示长处,增强自信,成为一个真正的自己。

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愿意继续把教育之根深扎,恪守教育的基本规律,在师生成长的大是大非面前,做个明白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时刻,作为小学校长,我要以自明、自悟与自觉作答“文化自信”与“立德树人”两个重大命题。

柯中明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市桥中心小学校长,“国培计划”领航班首批学员。广东省广州市名校长,教育部“国培计划”教育专家。

《中国教师报》2018年01月10日第12版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