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家庭教育 国际教育 民族教育 思想理论 书香校园
首页>检索页>当前

我们要由人口大国变成人力资源强国,时代驱动、两个一百年目标驱动和教育问题的驱动,是我们深化教育改革的动因。那么,未来较长一段时间,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走向应该是什么样子?

基础教育改革的八大走向

发布时间:2018-01-10 作者:陶西平 来源:中国教师报

当今世界存在两个失衡和一个机遇,一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失衡,国与国之间的纷争;二是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失衡。但是,现在有一个机遇,就是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兴起。其速度之快,对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带来了很大变化,我们必须抓住这个机遇。面对这样一个既有失衡又有机遇的状况,教育该何去何从?

我们要由人口大国变成人力资源强国,时代驱动、两个一百年目标驱动和教育问题的驱动,是我们深化教育改革的动因。那么,未来较长一段时间,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走向应该是什么样子?

一是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我们过去强调效率第一,而教育公平的主要问题存在于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从促进教育公平的角度看,我们要下大力气加大教育投入,要向老少边穷岛等地区倾斜,要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尽快帮助薄弱学校改变状况。另外,我们还要考虑均衡与优质的关系。均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通过一部分优质学校引领其他学校提高水平,从而不断促进学校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在这期间,我们需要注意均衡与优质的辩证关系,最后实现更优质的均衡发展。

二是明确目标。教育要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教育要“立德树人”,关键要养成好的品德。我们必须准确把握核心素养的共同性、基础性、关键性和生发性特点。共同性是指尽管学生受先天潜能和后天开发影响,素养和水平有所差异,但所有学生应该获得一些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基础性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与社会需要的基础品格和能力。关键性是指经过选择,相对来说认为是最为必要的关键性品格和能力。生发性是指核心素养有助于生发其他优良的品格与能力。

三是跨界综合。包括学科跨界,从过去单学科到综合性学科的跨界;教学环境的跨界,如学校、社会和家庭的跨界;教育目标和任务的跨界,过去我们喜欢把教育目标和工作掺合在一起,如原本德、智、体、美都是教育目标,后来被分成了不同的学科。所以,我们要让所有的学科承担起核心素养培养的任务。随着社会发展,面对要解决的问题时,仅仅单纯地用单科思维方式已经解决不了,必须要有综合性、系统性思维办法。今后的教育,既要有单科课程作为基础,同时也要加强课程的综合性,从而更好地提升我们的系统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

四是自主学习。现在我们已经有了许多好的尝试,如学生自主选课、考试制度改革等。问题是,我们强调了个性化发展,但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到底怎么处理?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我们应该创造适合不同孩子发展的教育,发展他们的优势智能。但是,我们也应该重视的是,学生也要适应学校的共性教育,如道德和法治、社会的共同价值观、社会的共同责任和国家法律规定的必须承担的责任等。我们需要在学生个性发展基础上设置一些他们必须达到的共性、底线要求,这才是正确的。否则,我担心我们会培养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五是合作探究。这是学习过程中的新特点,我们今后不仅要以“双基”为基础,而且要具备合作探究的能力,增强孩子发现、研究的能力,在合作中进一步学习。其中,我们要处理好发现与发明的关系,应该把孩子提出问题、善于解决问题的能力置于重要地位。

六是利用信息技术。包括利用教育管理信息以及实现教学过程的信息化。包括慕课、翻转课堂、大数据,还有我们现在重视的人工智能课程。今后,中小学要推广编程教育,支持开展人工智能竞赛,鼓励进行多种形式的人工智能科普创作。这些既为基础教育改革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也意味着我国基础教育将从“互联网+”转变为“人工智能+”的新阶段。当然,当教育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我们要处理好技术与教育的内涵关系。

七是教育评价中要处理好“考改”与“教改”的关系。国外试图用标准化考试影响教育教学,但现在效果仍不容乐观。我国也在实践中进行积极尝试和检验,包括如何通过中高考改革,基础教育日常评价体系改革,来导向教育教学改革。

八是提升教师修养。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整体水平不断提高,教师修养提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我非常赞同一位学者的观点,我们当前的教育图景需要教育者对教育中涌现的需求具有敏感度,教育者要乐于参与发现的过程、意义建构的过程。如果想要成为高效的教育者,就必须同时成为一个永不停息的学习者。如果想要使学习成为可能,没有比成为一个倡导者更快、更简单的方式。由此,在教师修养中,我们要摆正教师教学与助学的关系,要将传统教育的优势融入到助学中,帮助学生主动成长。

面对新时代新要求,我们需要加大教育改革力度,同时又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和策略,拥有整体思维、渐进式思维与辩证思维。

(作者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总督学顾问。本文根据作者在中美校长高峰论坛上的演讲编辑整理)

《中国教师报》2018年01月10日第12版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