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家庭教育 国际教育 民族教育 思想理论 书香校园
首页>检索页>当前

名师培养不能沦为“贵族游戏”

发布时间:2018-01-17 作者:杨启锋 来源:中国教师报

当下,名师培养是教师成长的“重头戏”,许多区域和学校都在不遗余力地实施和推进名师培养工程,这已成为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 “兵工厂”。

但我们也同时看到,为确保名师培养的精准和高效,许多地方在教师考核、业务表彰、行政奖励等方面划定标准,选择培养对象。过高的评选条件和标准,导致符合培养条件的人选“凤毛麟角”,使得名师培养逐渐成为“贵族游戏”,普通教师只能望尘莫及。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促进教师成长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培养少数名师,而是推动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一味“掐尖”式培养会造成教师专业发展的两极分化。因此,给身处教师队伍“下游”的“贫民”教师提供更多机会势在必行。名师遴选和培养不能呈金字塔结构,越往上路越窄;要呈倒金字塔结构,越往上路越宽。

如何将名师培养这件事做大做强,让更多普通教师有机会成长为名师?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该怎样做?

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教师。“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遴选人才不能一把尺子量到底,要不拘一格,使人才各尽其能。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一线教师不是缺少发展的底蕴和动力,而是缺少一架向上发展的梯子。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于教师发展应有托底思维扶持意识,充分尊重一线教师的成长诉求,给他们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搭建适合他们成长的平台,真正实现百花齐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名师培养不能成为少数优秀教师成长的“自留地”,要成为广大普通教师学习、发展的通道,让优秀教师和普通教师齐头并进、同台竞技、相互借鉴、共同成长。

名师选拔和培养要放下身段走“平民路线”,坚持零起点成长,主动降低选拔和准入门槛,培养那些有强烈发展愿望、富有成长激情和创新意识的年轻教师、普通教师,让更多教师共享资源、互动成长,使他们“蹦一蹦就能摘到桃子”,给教师搭建梯度发展的平台。努力在教师群体中形成人人渴望成长、人人努力成长、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发展局面。

放松遴选入口关的同时,要收紧名师考核和评价的出口关,让名师培养机制从当前的“严进宽出”走向“宽进严出”,优胜劣汰,确保名师“进口畅、出口严”,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能力和水平。同时,要建立名师考核、评价的长效动态机制,打破“一评定终身”,营造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发展生态,开辟一条名师成长的通道,并将培养普通教师的成绩列为名师考核、评价的重要指标,释放名师的“鲶鱼效应”和递加效应,带动和影响更多教师的成长。

面对名师资源城市学校比例大、农村学校比例小的现状,打破少数名校、大校的垄断地位,考量着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智慧和水平。教育行政部门应着力推进城乡教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名师资源配置,把名师投放到最需要、最能发挥作用的乡村学校,让名师培养成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助推器”和“顶梁柱”。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渴口中学)

《中国教师报》2018年01月17日第3版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