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家庭教育 国际教育 民族教育 思想理论 书香校园
首页>检索页>当前

师说新语

超越世俗的美好生活

发布时间:2018-01-17 作者:成尚荣 来源:中国教师报

教师要追求美好生活。教师的生活应当是美好的。

教师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有个问题是绕不过的,那就是教师既要生活在世俗中,离不开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善,生活的烟火味,让教师接地气,更有日常生活的情趣;但是,教师的生活又要超越世俗,不能为物质、为金钱所诱惑、所束缚,要有精神价值和人生境界的追求。

陶行知说得好:我们既需要面包,更需要水仙花。英国作家毛姆在小说《月亮与六便士》中说得好:如果只是低着头在地上寻找六便士,就没有时间仰望天上的月亮。一位大学教授说得好:给人送礼物可以是一篮青菜,也可以是一束鲜花,青菜便宜、实惠,鲜花惠而不实,但仍然选择送鲜花,因为鲜花意味着审美的情致和精神交流的方式。

何止是名人呢?又何止是大学教授呢?2017年我遇到中小学的三位教师,有三个关于3000万元的故事。

第一位是福建省高中后备校长培训班上的一位女教师。在这次培训时,我开玩笑地说:如果家中有3000万元,今天就不要坐这里培训,也不要做什么教师、校长了。但在沙龙环节,这位女教师对我说:我就是您刚才说的那种类型。但是,我还是要做教师,要做中国好教师;我也愿意做个校长,教书育人,实现我的教育理想。台下响起一片掌声。我呢?当然有点尴尬,不过,更多的是钦佩、崇敬,为一位女教师,为一位未来的好校长。

第二位是厦门一所小学的校长。有人告诉我,他家里最不缺的是钱,3000万元肯定是没问题。我向他求证,他说,是的,因为家里有人做生意。我问他,那你为什么还要做校长,这么忙,这么累。他笑笑说:我喜欢啊,我喜欢教育,喜欢做教师。他边走边说:我有信念,有信仰,一旦失去信念、信仰,人就会不打而倒,相反,人会无坚不摧。当时的我们是往楼下走,但那一刹那我觉得他是在往上走,往高处走。

第三位是江苏的一位小学校长。家庭经济宽裕,论条件完全能过上优越的生活,但她仍坚守在校长岗位上,整天忙忙碌碌,读书,上课,听课,写论文。问她为什么这样做?她平静地说:不为什么,为生活的意义,为人生的价值。我真的爱孩子,爱我们的老师。

相信,这样的教师,这样的校长,还有不少,可以说还有许多,他们是可贵的,是可爱的,应当向他们致敬。长期以来,我们总是看到教师面临着职业倦怠,也听说有的教师为了金钱而辞职,于是我们不断向他们提要求。这是事实,要求是应该的,是正确的,因为他们是教师,担当着教书育人的天职。不过,与此同时,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发现他们的闪光品质、高尚情怀和崇高追求?发现中小学教师中的先进者、优秀者。

事实是,有许多教师正在用自己的行动,在破解一个世间最难的问题:人是谁?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他们用自己的心灵,在演绎中国好教师的生命精彩:既在世俗之中,又超越世俗;在低头之时,又不断仰望星空;既需要面包,更需要水仙花。这样的生活肯定是美好的。

中国教师是伟大的。

师说新语,也许这是最要说的、最新的话语。

《中国教师报》2018年01月17日第1版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