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家庭教育 国际教育 民族教育 思想理论 书香校园
首页>检索页>当前

在下雪和不下雪的冬天,如何带领学生上好关于雪的作文课?这是语文教师常常需要面对的问题。其实,语文教学是很自然的事情,阅读,写作,只要顺着学生思维去捕捉、去提升,课堂就有了内容。这个冬天,诗意的雪花,落在有内涵的孩子的心灵上。我们的语文教师,要和孩子一样对天地有情怀,对自然有思考,对生命全心热爱。 爱有天意,语文有诗意。让我们一起跟随语文教师的笔,重温那些关于雪的充满诗意的课堂。

雪花,请落在我们的冬天里

发布时间:2018-01-17 作者:肖培东 来源:中国教师报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没错,我们在背诵写雪的诗句。

窗外,阳光薄薄的。温州的冬天极少有雪,我们用这样的方式为这个冬天描画洁白。“大雪纷纷何所有,明月与我何相见。”我们与纯白的冬天,好久不见。

温州的冬天,没有雪愿意来这里碎碎叨叨,更别谈认真地下了。而此时,全国许多地方都在下雪。落尽琼花天不惜,微信圈里,各地的朋友们也很卖力地晒着他们的冬天,洋洋洒洒的,丝毫不顾及我们望眼欲穿后的怃然。

“同学们,这几天许多地方下雪了,你们看!”所有的眼睛惊喜地盯着PPT,然后就是连连叫喊。

“哇!好大的雪!”

“哇!要是我们这里也下一场雪多好!”

“好久没看到下雪了,真美!”

……

确实,有关冬天的美好记忆,应该是与雪有关的。雪花片片随风舞,寒枝点点梅花香,从季节的脚步踏进冬天的门槛那一天起,我们就期盼着下雪,期盼着与这样的画面相逢。“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至于这样偎火闲散听雪落,围炉执樽絮江湖,则更是一种遥望与奢盼。身处一个冬天无雪的地方,对雪,我们只有思考,只有念想,没有触摸,没有融入。

“同学们,看着这画面上一幅幅冬雪图,我们是不是该给它们配上诗句呢?”我笑着问。

这样,就如文章开头,课堂里纷纷飞扬着洁白的诗句。我们嵌进去的,其实是我们盼雪的心思。

“雪,为什么值得诗人歌咏,值得我们期盼呢?”这是我的第二问。

从古至今多少浪漫诗人挥毫泼墨“写雪”,对雪,诗人更有一种偏爱。那么,诸多的天气现象,为什么人们对雪的到来表现得如此激动?为什么人们不喜欢打雷、下雨、下冰雹,而偏偏喜欢下雪呢?

“纯白,纯洁,白白的,特别干净。”初二的小男孩还晃着脑袋,声音响亮。

“瑞雪兆丰年!农民喜欢!”一个女孩说。

是的,造物主把雪花赐予了冬天,使冬天于苍凉之中有了生气,沉寂之中增添了乐趣。农民们更喜欢下雪,瑞雪兆丰年,天上飘舞的是新的一年里美好的愿望。

“雪花特别好看,慢慢地在天上飘落下来,感觉特别浪漫。”说这话的是一个女孩,慢慢地叙说,仿佛每一句话都是一片温柔的雪花。

“下雪了,就过年了,一家人就团圆了。”这个回答,让我心动,思绪很快回到童年:雪花中,母亲打着年糕,父亲忙着杀鸡杀鱼,我和姐姐们穿着棉袄,红着鼻尖站在噗嗤噗嗤的灶火前……

雪落在记忆深处,落在童真的岁月里,落在孩子们纯真的话语里。深深凝视你会发现,课堂上他们的眼眸晶莹剔透。他们,就是雪中粉雕玉琢的孩童。

“说说你与雪的缘分和雪的故事好吗?”PPT上变换着各地的雪景,我继续“撩拨”他们的思想。

“我爷爷常说,以前的冬天,雪很大很厚。早上,睁开眼,外面就白茫茫一片,脸盆里的水都结冰了。”是的,那时的冬天,屋檐挂着冰棱子,窗上结着冰花,屋顶上厚厚的雪,柴门前白白的院子,雪地里觅食的寒鸦像几个移动的黑点……

“我爸爸说,小时候下雪,他们就会堆个大大的雪人,滚雪球。”是的,我们的童年,雪是幸福,是快乐,是欢笑,是童话。雪后的世界明净疏朗,远山近岭的轮廓也不像现在无雪的城市那样冷峻,没有冻结的牛铃摇响乡村的歌谣。

“我爸爸说,他们过去的冬天可冷了,可是那时候都没觉得冷。”是的,我们的少年,雪花凝成贫瘠岁月中温暖的诗歌。母亲熬夜织成的手套,外婆针针线线做成的棉鞋,父亲披着雪花大步走来的身影……“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再想起当年的雪,我们有幸福,有思念,有愧疚,有感恩。

怎么都是爷爷、爸爸说,说说你与雪的故事?

“去年温州下雪,老师特意让我们走出教室,全班同学追逐着打雪球,那节课太有意思了!”去年冬天,点点雪花,我听一位年轻的叶老师上鲁迅的小说《祝福》。那应景的雪呀,很薄,很薄。

“寒假里,我和爸爸妈妈去东北玩,那里的雪真大!我们滑雪,我还摔了几跤。”疼吗?不疼!

……

想说的内容太多太多,慢慢地,我们的眼里都是向往。窗外的阳光,知趣地散去,我们的冬天,我们无雪的冬天!

雪,怎么与我们无限遥远,可分明我的记忆里又真切地落满雪花!我们的冬天,被那无限的繁华与荒芜漫延。那个玉洁冰清的世界到哪里去了呢?

“同学们,雪中有我们的回忆、快乐和希望。可是,如今雪到哪儿去了呢?我们的冬天为什么不下雪?”如雪落大地,教室里安静了下来。

很快,我听到了这样的诉说。

“生态环境发生变化,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冬天不像冬天了!”

“汽车越来越多,冬天越来越暖,好像叫热岛效应。”

“高楼越来越多,土地越来越少,雪花也就不来了。”

“我们和自然界不和谐,自然也就和我们不和谐了。”

……

我不知道他们说的对还是不对,觉得总是有道理的。这个世界,我们的缺失都是源于膨胀的内心。

没有雪花,年华哪有锦瑟,流年怎能沧桑?

冬天,我们需要不停地搓动双手,我们需要挤成一团的暖,我们需要永不停歇的雪花……

那么,如果有一片雪花,你希望它落在哪里?

落在路旁的树上,落在公园的叶尖上,落在飞鸟的翅膀上,落在静默的河流上,落在欢乐的校园里,落在乡村的土地上,落在爷爷奶奶温暖的肩上,落在大声歌唱的孩子的头发上,落在我们每个人的梦里……

雪花,请落在我们的冬天里。

那好,让我们以“雪花,请落在       上(里)”为题,写写你的心里话。

很快,教室里,落满雪花……

(作者系浙江省永嘉县上塘中学副校长,语文特级教师)

《中国教师报》2018年01月17日第4版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