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尾,学校各项工作临近尾声,中小学教师一边要忙着带学生做好期末复习,一边还要忙着撰写各种总结。如果所承担工作任务过多,一个人可能要写五六份总结,如教育教学、班主任、课题研究,德育、政教、团队活动等。
一时间,教师发出“年终总结何时结”的嗟叹。年终总结是学校管理的常规工作,是教师对自己一学期工作的梳理、总结,其重要性和积极意义毋庸置疑。
让教师对年终总结产生不满、甚至消极抵制情绪的根源,在于学校对待总结工作的态度。不少学校要求教师写总结,仅仅停留在完成任务的层面,久而久之,大多数教师认为这样的总结没什么价值。这种机械、重复、低效甚至负效的工作总结一做再做,教师感觉无聊厌烦,产生消极抵触心态也就不可避免。
如何避免年终总结成为教师心目中甩不掉的“鸡肋”,让总结成为学校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抓手,让教师自觉自愿甚至兴致盎然地投入到对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反思与提升中?
学校不妨打破传统的年终分项写总结常规,把教学、教研、班主任等工作糅合在一起,让教师结合自身实际,撰写富有个性化的综合性总结。在切实减轻教师负担的同时,提高总结的质量。
教师撰写总结必须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写出自己的成败得失。为增强总结的真实性,确保总结质量,促进专业发展,学校可以“双管齐下”,一方面要健全考核机制,将年终总结纳入师德考核,对总结的原创与抄袭予以加分或者扣分;另一方面要严格检查,在甄别总结真假的基础上,重点关注总结的专业性、反思性、成长性。
学校还可以创设一些行之有效、灵活多样的形式与平台,激励教师参与总结工作的积极性。比如,组织评选优秀工作总结,对于工作业绩突出、总结真实、质量高的教师予以公开表彰,并在年度考核、绩效考核中予以加分奖励;比如,鼓励教师在单位QQ群、微信群“晒”自己的年终总结,分享自己的教育教学感悟,以便相互学习与借鉴;比如,组织专门的优秀教师工作总结报告会,为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提供一个展示工作经验与教育智慧的平台。这不仅可以一展身边教书育人“榜样”的风采,而且可以传递出“好好总结,促进工作”的激励之音。
要想让总结不再成为教师心目中“可有可无”“可真可假”的年终负担,学校必须与时俱进,探索各种可行性办法,丰富总结的展示形式,充分挖掘工作总结的积极价值,不断拓展工作总结的积极效应,让年终总结真正成为对教师成长有价值的“福利”。
(作者单位系湖北省谷城县冷集镇三中)
《中国教师报》2018年01月17日第3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精神和要求,采...
为深化高中阶段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等综合改革,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型、实用型、...
从90年代末开始,晋中就着手探索中考制度改革。在近20年的实践探索中,形成了一系列特色模式...
高中带动战略内涵为“统领三驾马车,齐推并进;统筹三大系统,协同发力;完善五大体系,保驾...
弹性离校是沈阳市自主创新的一项惠民利民新政。新政直面“家长接孩子难、课后辅导难”这一老...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