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许多人来说,工作的本质已经发生了颠覆性改变。手工劳动已不是必须,企业越来越需要其劳动力参与到脑力劳动——重新设计产品、市场营销、设计计算机系统、寻找新资本等,脑力劳动需求或知识型工作正在持续增长。但长时间以来,管理者还在坚持使用过去的方法,这好比工人们还在用同一把铁锹搬运,而不管运的是什么。所以,我们需要找到适应未来的更好的管理方法。
为了让客户得到最好的服务,有领导者采取把客户需求放在第二位,员工需求放在第一位。他们颠覆了传统规则,即客户需求第一,而是采用了经过精心研究的模式,即通过员工幸福感达到客户满意度。
绩效考评一直被认为是管理者的重要方法。但是越来越多的公司发现,严苛的绩效考评在阻碍公司的发展。比如,微软等许多著名公司已经摈弃了传统年度绩效考核和评估,而建立了更基于表现的系统,既提高员工也提高公司的绩效。
大多数公司的招聘过程是,管理者从简历中挑选候选人,然后对其进行一系列面试。但管理者在实践中发现,很大一部分新员工都不如面试时表现得优秀。因此,许多领导者发现,最好的方法是让整个团队参与招聘过程,并作出最终决定,因为毕竟候选者最终将会与整个团队合作。利用集体智慧,团队同事才能更好地决定新员工是否能融入团队。
重新思考公司组织结构。建立一个刻板的员工职位等级表,以固定结构进行罗列,这种方法对一些传统产业比如铁路业,也许曾经有效,但面对今天不断变化的职位,企业更需要一个能随之进行迅速调节的组织结构。现如今,最优秀的领导者只用一支铅笔写下组织结构,他们会让其最优秀的团队保持流动——无论按照传统方式,这些人会被安排到哪个“部门”——并按照问题和产品安排。并且,最新证据表明,人们在不断变化的团队中工作表现最为出色。
优秀的领导者会想尽办法给自己和员工长期假期,或者休年假。他们发现,长久保持高效的最佳方法是,花费一段时间故意放松。许多研究人员的研究结果佐证了这些领导者。
一些领导者倾向于消除整个管理阶层,而有些领导者则把管理者的职责下放到曾经的被管理者身上。几十年来的研究表明,当员工可以自己掌控未来时,是最为高效和投入的,不论他们所处的企业有多少管理者。
总之,当工作的本质从工业型转变到知识型,当公司需要员工解决问题和设计新产品,新型管理系统应该以员工为中心。伟大的领导者一直关注于这项原则并重新改造工厂。在这场新管理革命中,这些公司都找到了更高效的运行方法。这些挑战思维定式的人就是工厂创新者,他们正在打造一个更好的“发动机”。
(摘编自美国戴维·布尔库什《新管理革命》一书,中信出版社)
《中国教师报》2018年01月17日第15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精神和要求,采...
为深化高中阶段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等综合改革,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型、实用型、...
从90年代末开始,晋中就着手探索中考制度改革。在近20年的实践探索中,形成了一系列特色模式...
高中带动战略内涵为“统领三驾马车,齐推并进;统筹三大系统,协同发力;完善五大体系,保驾...
弹性离校是沈阳市自主创新的一项惠民利民新政。新政直面“家长接孩子难、课后辅导难”这一老...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