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校本研修不同程度存在研修内容单一、研修方法欠缺等问题。学校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深入推进校本研修?
开展校地共建。与省市科研院校联手,承担“校地共建校本研修试验区建设”项目,邀请省市专家对教师进行专题培训,包括校本研修的组织与管理、校本研修的策划与设计、骨干教师成长之路等,发挥好引领作用。
坚持结对帮扶。按照“以强带弱、共同提高”的思路,坚持开展结对帮扶工作。一是开展校际交流。充分发挥镇中心学校、校本研修基地校、高效课堂示范校的资源优势,坚持开展教学开放周、研修活动观摩、教研成果展示等活动,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二是坚持示范引领。针对部分薄弱学科,选拔部分优秀教师开展示范活动,融示范、培训、研讨为一体。三是实行师徒结对。充分发挥学校群体师资的优势,积极开展师徒结对活动,以老带新、共同促进。采取“一对一”帮扶形式,促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注重联片教研。结合乡镇学校规模偏小、师资薄弱的实际,积极开展联片教研。一是“联片共享”。主动与城区学校联络,建立校本研修共同体,明确目标职责、活动程序、研修内容、考评办法等要求,积极开展联片研修,共享研修成果。二是“以点带面”。以镇中心小学和县直幼儿园为中心,辐射完小、村小、镇幼儿园,进行点面联动,取长补短。
进行课例研究。广泛开展 “推门听课”“同课异构”“三维观察一课两上”活动,切实提高教学有效性。在常规检查、过程督导中,采取“推门听课”办法,了解常态教学情况,随机反馈矫正;在规模较大的学校,提倡“同课异构”,发现问题,交流体会,形成共识;针对教学中的共性问题,采取“三维观课”办法上“研究课”,即课前集体研讨定方案,课中依据目标看达成,课后反思交流促提高。以课代训,以研促教,通过“优质课”摸索规律,解剖“研究课”发现问题,抓实“常态课”逐步完善,充分调动教师参与研修的热情。
培育骨干教师。大力实施“名师培养工程”,加强骨干教师体系建设。强化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积极开展培训活动。多组织骨干教师到教育发达地区、兄弟学校学习考察,看发展形势,比教育理念,学教改经验。开办“教育大讲堂”,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对教师进行集中培训;岗位练兵,按照“立足教学、面向全体、体现特色、注重效果”的思路,积极开展优质课评选、教学能手评选、教学开放周等活动,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
(作者单位系陕西省千阳县教研室)
《中国教师报》2018年01月24日第15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精神和要求,采...
为深化高中阶段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等综合改革,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型、实用型、...
从90年代末开始,晋中就着手探索中考制度改革。在近20年的实践探索中,形成了一系列特色模式...
高中带动战略内涵为“统领三驾马车,齐推并进;统筹三大系统,协同发力;完善五大体系,保驾...
弹性离校是沈阳市自主创新的一项惠民利民新政。新政直面“家长接孩子难、课后辅导难”这一老...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