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家庭教育 国际教育 民族教育 思想理论 书香校园
首页>检索页>当前

课文插图要有文化意识

发布时间:2018-01-31 作者:赵香丽 来源:中国教师报

□ 赵香丽

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My Day”。课文的A部分是张鹏问Pedro一天的作息,他是来自西班牙的交换生。对话的最后有一个小高潮,张鹏问:“你在西班牙通常几点钟吃晚饭?”“晚上九点半或十点。”“哇,太晚了!”

我曾听过一位青年教师上过这节课。课前,她设定了三个问题:他们在哪儿?他们在谈论什么?这段对话在讲谁的一天?同时,要求学生画出来。课上,她一再强调Spain的发音,并要求学生记住国旗的标志,领着学生读了几遍。学生掌握得不是很扎实,并没有采取突破难点的方法。临近下课,她让学生拿出练习册做习题,有的学生还未找到练习册,下课铃就响了。

课后,她主动找我评课,我毫无保留地讲出了自己的观察和发现。我问她,对西班牙了解多少?她说了解得不多,只知道巴塞罗那而已。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在起始阶段,教师应让学生对中外文化的异同有大概了解,教学中涉及的外国文化知识,应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而本单元的内容正好与《英语课程标准》契合,作为教师该如何设计与实施呢?我认为,教师不仅要认真研读文本,更要研究插图。对话部分的插图中,有两个男生,边走边聊,Pedro的衣服上印有España,教师要对此产生敏感,认真观察这个词,它是英语吗?与学生一起带着疑问进入文本。显然,Pedro来自西班牙,对话中的Spain是生词,教师要想让学生掌握,可以采用换一换、加一加的方法练习发音。

例如:Spain—train—rain,Spain—sports—spring,或者利用谚语“No pains, no gains”加强迁移,巩固新知。Spain直译成汉语不是斯贝恩,为什么翻译成西班牙?答案在插图上找。Pedro衣服上印的单词就是答案。它不是英语,是西班牙语。España最接近西班牙语的直译就是“西班牙”。抓住这个文化突破口,就能探究出许多内容。西班牙是个什么样的国家?西班牙是欧洲的大粮仓,旅游业发达,尤为著名的是西班牙斗牛,有西甲联赛,皇家马德里、巴塞罗那都是世界顶尖水平的球队,还有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这部名著,并且以西班牙语作为官方语言的国家数量世界第二,仅次于英语。这就是为什么插图中Pedro衣服上印有España的原因。如果教师有了深度的思考和充分的准备,这节课的效果就大不一样。如果再上一次,这样设计会更好:

一、教师利用课前五分钟,抓住学生的眼球,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三种假设,让他们思考并回答:假如你有5000美金,会去哪个国家旅游?假如你去这里旅游,第一天的作息时间怎么安排?你会和谁一起去,为什么?

头脑风暴过后,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会对西班牙产生向往,会对来自异国他乡的交换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对这节课满怀期待。

二、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 听录音模仿对话。

2. 师生角色扮演。

3. 男女生角色扮演。

三、根据对话内容,学生用鱼骨图列出Pedro一天的作息表(见左图)。

四、根据鱼骨图,学生角色扮演、背诵或复述课文。

在角色扮演时,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语调的变化,读出张鹏的惊讶与不解、诧异与疑惑。

五、根据插图提示,教师询问学生四类职业的作息:出租车司机、厨师、篮球运动员、护士。他们的作息时间都有异于常人,如厨师五点起床开始工作;护士上完夜班,早上六点才睡觉;出租车司机可能晚上六点才起床,因为他要开夜车;篮球运动员会根据训练安排,起床的时间会更加出人意料。这样的练习最大的益处是“信息差”真实,根据职业不同,学生需要认真思考。

六、回顾总结,教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作息时间,并讨论出什么样的作息时间才科学合理。

总之,精彩的课堂源于设计,独到的见解来自思考,多元的文化宜于融合,综合的能力得以运用。

(作者单位系河南省郑州市航空港区郑港五路小学)

《中国教师报》2018年01月31日第5版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