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他还提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每个人都有平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成就人生梦想。
什么是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其内涵至少有两个方面:一是硬件的公平、有质量,比如教学设备、实验器材、适度班额等,这些都是花钱就能解决的;二是软件的公平、有质量,比如教师成长、理念更新、师德提升等,这些仅仅靠花钱难以根本解决。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毫无疑问,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必须在切实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激活广大教师。
从师道层面激活教师。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必须用新思路提升师德水平。然而,如果就师德而谈师德,往往事半功倍,难以取得理想效果。如何用新思路开展师德教育?可以用两个字来描述——师道。在开展师德教育的基础上,引领广大教师开展师道的学习与研究,让越来越多的教师明白为师之道,并发自内心地愿意按照师道的标准进行教育教学工作。
从生命层面激活教师。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必须用新思路发展教师。现实中,教师专业发展主要聚焦于学科专业素养,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但广大教师也面临职业倦怠、工作压力大、幸福指数低的严峻现实。要破解这一难题,必须升级教师发展方式,其基本模型可以定位于“一个核心,两个基点”:以生命觉悟素养提升为核心,以学科专业素养和儿童研究素养提升为基点。这正是打破教师成长困局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只有这样,才能让越来越多的教师活出自己的生命品质,从而影响和感染学生,也活出属于自己生命的精彩,这就是“教师是学生发展的第一环境”的真义。
从机制层面激活教师。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必须用新机制激活教师。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者要走出“教育品质提升必须强化管理”的观念误区,强化“放管服”改革,为教师创设和谐、宽松的工作环境,为教师“留白”,让教师有发挥自我的教学空间,而不能简单地把一些毫无意义的工作内容、工作任务强加给教师,加重教师的工作负担和精神负担。
实践告诉我们,只有激活教师,才能激活教育,才能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期待更多的教师行动起来,用自己的创新实践为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贡献力量!
《中国教师报》2018年03月07日第1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精神和要求,采...
为深化高中阶段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等综合改革,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型、实用型、...
从90年代末开始,晋中就着手探索中考制度改革。在近20年的实践探索中,形成了一系列特色模式...
高中带动战略内涵为“统领三驾马车,齐推并进;统筹三大系统,协同发力;完善五大体系,保驾...
弹性离校是沈阳市自主创新的一项惠民利民新政。新政直面“家长接孩子难、课后辅导难”这一老...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