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特别强调要逐步压缩特长生招生规模,直至2020年前取消各类特长生招生。
特长生招生或是特长项目加分,是现行教育招生制度下的照顾性政策,具有一定的倾向引领性,旨在发现特殊人才,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加强特长生的培养。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特长生招生或是特长项目加分的招生政策,却催生了一系列负面问题,诸如体育、艺术竞赛的证书造假,校外特长培训班的盛行,为了特长而特长的“伪特长”培养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破坏了教育的公平,而且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特长生招生或是特长项目加分成了招生政策的“法外之地”,成了权力运作的“自留地”,而学生发展特长的真正目的与用意,并不在于个人的喜好与志趣意向,而在于招生的特殊照顾,在于进入优质学校的“敲门砖”。事实上,这样的特长生招生机制并不能招到真正具有特长潜质的学生,无论对于人才培养还是制度公平,都会带来一定伤害。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新时期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让每一位学生实现最大进步、成为“最好的自己”是每一所学校必须实施的教育行为,并不是某所特长学校的职责。每所学校都应当具有发展全体学生的意识与能力,都应当着眼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具有不同发展潜质的学生提供适合的发展环境。因而,对于特长的定义,要抛却体育、艺术等单项特长狭义的人才观,放眼整体,面向全体,用多元智能理论看待每一位学生,定位学校每一学科的教育,以便更加科学、更加理性、更加系统地发展学生的特长。
取消中小学特长生招生并不是淡化特长生的培养,相反,取消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教育。中小学生正处于成长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他们的兴趣特长以及发展走向充满着变数,过早用某一特长定格学生,势必束缚学生的多样化发展,造成角色固化,不利于学生多样化成长。
由此可见,取消中小学特长生招生是对当前教育的纠偏,这不仅是防范制度漏洞、维护教育公平、推进教育均衡的重要举措,也是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发展教育观念的贯彻落实。当然,在实施过程中,绝不能将取消中小学特长生招生等同于取消培养特长学生,而应以更强的力度、更大的范围、更有力的举措发展学生特长,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系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教育体育局)
《中国教师报》2018年03月07日第3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精神和要求,采...
为深化高中阶段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等综合改革,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型、实用型、...
从90年代末开始,晋中就着手探索中考制度改革。在近20年的实践探索中,形成了一系列特色模式...
高中带动战略内涵为“统领三驾马车,齐推并进;统筹三大系统,协同发力;完善五大体系,保驾...
弹性离校是沈阳市自主创新的一项惠民利民新政。新政直面“家长接孩子难、课后辅导难”这一老...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