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家庭教育 国际教育 民族教育 思想理论 书香校园
首页>检索页>当前

十本书

拾级而上领略语言世界的风光

发布时间:2018-03-21 作者:何伟俊 来源:中国教师报

1981年我走上教师岗位,至今已有30多年。从小学语文教师到语文教研员,教学研究是我永远的专业,读书、上课、科研是我终身的志业。我一路前行,眼界不断开阔,看到越来越美的风景,领略到无限迷人的风光。这一切,都是书籍带来的因缘。

走进教育新天地

1990年左右,我第一次读到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用了一周时间,一口气读完。后来,这本书成为我经常翻阅、阅读次数最多的一本书。遇到教学中的问题,常常去书中找办法;有教学的疑惑,常常带着思考琢磨书中相关的内容。《给教师的建议》为我打开了教育的大门,带领我走进更为宽广的教育教学新天地。

从这本书里,我不仅学习到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智慧,更感受到了他热烈真诚的教育情怀。我有一个强烈的想法,凡是教育人都要走进苏霍姆林斯基,都应该认真阅读这本书,而且要放在案头经常翻阅。1998年,我创办了兴化市小学青年教师读书班,《给教师的建议》成为每期学员的必读书,并要求他们不仅在读书班期间读,而且要在以后的教育生活中反复阅读,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认真实践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

2005年,我与第三期读书班学员一起,再次阅读《给教师的建议》。这次,我从语文教学的角度,提炼出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启示,写成12篇一万多字的读书笔记——《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对语文教学的启示:再读〈给教师的建议〉随感》。这些随感包括:(1)阅读教学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2)词语教学的价值和方法。(3)语感,学习语言的环境;语言的音乐性,语言学习的源头。(4)“扶贫帮困”的灵丹妙药。(5)感悟和积累,感悟和运用。(6)书籍,智力的策源地;读书,生命的存在方式。(7)词语教学与语言的发展——理解、表达、创造。(8)思维的源泉和丰富的智力生活。(9)语文教学如何防止思维惰性。(10)智慧的养成、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独立思考,语文教学离不开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表达。(11)怎样使儿童迈好识字、阅读的第一步——给一年级语文老师的启示。(12)用思想点燃学生智慧的火焰——语文教师必须有自己对教材的思考和理解。

此后,五卷本《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关于语文教育的论著和书信》,又让我豁然开朗,走进了语文教学“柳暗花明”的新境地。叶圣陶是作家,因为有真切的亲身体验,谈起写作来,可谓信手拈来,左右逢源。

叶圣陶提倡“教师下水”,让我震撼。我强烈感受到,学生作文能力提高缓慢,作文教学收效甚微,教师自身的写作水平不高是重要原因。受到这样的触动,我尝试写“下水文”,不仅提升了自己的表达能力,也找到了更切实有效地指导学生写作的方法。

叶圣陶说:“哪儿该给学生点醒,哪儿该提怎样的问题给学生点醒最有效,这并不是轻易办得了的。要不是对作文非常熟悉,具有敏感,势将无能为力。怎么达到非常熟练、具有敏感的境界呢?唯有经常动动笔,勤写多作而已。”

理解“教”的内涵

作为天天从事教学的人,无论任教哪个学科,教师都应对超越学科的“教学”有基本的认知。而现实中,许多教师站在讲台前,面对学生,“教学”却并没有发生。可悲的是,教师自己还不知道真正的原因,而把教学效果差、教学效率低归罪于学生或者其他原因。“我的课堂,教学真的发生了吗?”是教师需要经常反思的。基于这样的思考,2002年我创办的兴化市小学青年教师读书班第二期开班,施良方教授的《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被我列入了书单。这本书专业性、理论性强,以教育史为线索系统介绍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我要求青年教师们把这本书慢慢“啃”下来,弄明白“教学”是怎么回事,联系实际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没有真正发生?

我和学员们一起阅读、讨论、交流,写了一万字的读书笔记。书中对教学的定义——教学(教)就是教师引起、维持与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给我的启发最大。有的教师抱怨:“我讲了,学生为什么还不懂?我讲了许多遍,学生为什么还不会?”其实,你讲了,教学未必就发生了!我们可以这样思考:教的行为有没有“引起”学生“注意”,如果学生还没有“注意”,那教学就根本没有发生,也就谈不上教学的效果;引起了学生的“注意”,有没有“维持”一段时间,保证足够的时间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引起、维持了学生的学习,是不是“促进”了学生的进步。只有“引起、维持、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才真正发生了,学生的学习才真正发生了,教学才会产生效果。

思考“听”的哲学

作为语文教师,来到教育教学的天地,还要走进语言的世界。为了理解语言、语言与人的存在、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我读过海德格尔、洪堡特、申小龙等语言学方面的著作,读过叶秀山的哲学著作《思·史·诗》。只有站到语言哲学的高处,语文教学才会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这部分,我用海德格尔的书名《在通向语言的途中》作标题,重点介绍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和叶秀山《思·史·诗》。

《汉语与中国文化》的第一部分介绍了欧洲哲学家对语言文化的研究,引起我的思考:对语言这样一种人类特有的现象,我们要去思考它,从人的角度去思考它;语言是人的语言,认识语言不能离开人、人的智慧、人的精神世界;语文教学解读文本要关注语言,关注语言背后的人、人的情感、人的智慧、人的精神世界。解读文本就是由语言解读人,解读人就是解读人心,成了我解读文本的路径和策略。解读文本就是在语言的丛林里追思、发现,由语言追思人、追思人心,又由人、人心追思语言。

从这本书中,我找到了许多语文教学的理论依据和源头,为语文教学实践增强了自觉和自信。比如,汉语语言学习、阅读教学为什么要强调朗读?这可以从张世禄先生的“语气论”中找到依据。因为,只有通过朗读,才能感受体会到句子的语气、文章的语脉,从而形成语感。朗读不是为理解内容做准备,朗读本身就是感受语言、理解语言、体会语言、内化语言的过程。

叶秀山先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名哲学家,我读过他的多本哲学著作,《思·史·诗》对我语文教学和研究的启发最多。这本书是叶秀山先生研究 “现代现象学和存在哲学”的心得,似乎与语文无关。其实,现代哲学中蕴含着语言哲学,离不开语言哲学的因素。而对语言哲学的了解,可以让语文教学走向更高的境界,更好地发挥语文学科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价值。胡塞尔说,语言不是符号,而是一种引向内心深处的“引得”。我们阅读文本时,需要通过“引得”,与作者、语言进行心灵的对话。

海德格尔以风声、马蹄声为例,说明我们听到的不光是“音响”,还是一种“可辨别的”声音。所以,“听”不仅不是听“音响”,而且也不是“听从”,而是一种“理解”。我们“说话”,是让你“懂”,只有“懂了”,才是“听了”。

以上关于“听”的哲学思考,让我对听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和听与读的关系有了新的理解。倾听,是人与人之间心曲的互动、精神的相互照亮、灵魂的相互唤醒。阅读的过程,就是用心聆听的过程。听“作者”也好,听“人物”也好,听“语言”也好……都是在用自己“内在的耳朵”倾听自己的“心声”。当你用心聆听时,语言就“苏醒”了,你就听到静态的语言“站起来”和你“说话”,就像皮革马利翁看“美女雕像”,看着看着把她看“活”了,她成了活生生的美人。

探索“读”的奥秘

在对语言有了基本了解之后,怎样从操作层面解读文本语言,让自己发现文本的独特之处,作出个性化解读?《接受美学导论》和《博尔赫斯谈诗论艺》两本书,给我的启发最大。

接受美学最根本的特征是把读者提到文学理论、美学研究的中心地位。其中“本文的召唤结构”“阅读的视界融合”“文学作品的多层次结构”“潜在的读者”等关键词,对语文教师解读文本具有启迪和指导作用。

《博尔赫斯谈诗论艺》是博尔赫斯1967年秋天在哈佛大学学术演讲的文集。演讲共分六讲:诗之谜,隐喻,说故事,文字、音韵与翻译,诗与思潮,诗人的信条。

在第二讲“隐喻”中,博尔赫斯说:“虽然我们已经有了上百种比喻,而且一定也可以再找出另外上千种比喻,不过这些比喻其实都可以回溯到几个最简单的形态。我们一点也无须为此感到苦恼,因为每一个比喻都是不一样的:每次有人引用这些模式的时候,每次的变化都不一样。”

对比喻,我们怎么去理解?是不是停留在知道“用什么比什么”就够了?博尔赫斯的这句话给了我们启示:我们应该思考“每一个比喻都是不一样的”! 为此,他引用了拜伦的一句运用比喻的诗句“她优美地走着,就像夜色一样”。比如《安塞腰鼓》里有这样的比喻:“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如果我们的教学只停留在让学生知道把什么比成什么,学生就无法感受作者对安塞腰鼓的独特感受,无法感受语言的魅力。这里,首先是语言组合陌生化本身的魅力:喻体的前置、句式工整带来的节奏美;其次,作者对安塞腰鼓速度、力度以及后生表现出来的强劲生命力的感受。因此,比喻的理解和教学,一定要关注比喻之所以这样比的“这一个”。

《如何阅读一本书》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呢?

首先,阅读要根据不同的目的和书籍用不同的时间、速度和方法。作者认为:阅读,可区分为为获得资讯而读和为求得理解而读两种。阅读有四个层次——基础阅读:小学完成,类似于我们的认读和初步理解阶段;检视阅读:相当于浏览和略读;分析阅读:相当于精读,“特别在追寻理解”;主题阅读:带着一个主题(问题)读几本书。

在“阅读提升”部分,该书论述:如何使阅读促进心智成长?作者主张“主动的阅读”,即“能提出问题来”。还主张阅读有一定难度的书,以增进理解力、阅读力和思考力。而让一本书真正属于你自己,则意味着可以“用你自己的话来说”“如果你无法放下作者所使用的字句,那表示他传给你的只是这个‘字’,而不是他的‘思想’。你知道的,只是他的用字,而不是他的思想”。可见,在阅读教学中“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是多么重要。“要真正完全拥有一本书,必须把这本书变成你自己的一部分,而要让你成为书的一部分,最好的方法就是要去写下来……一个人如果知道他在想些什么,却说不出来,通常是他并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

我的感悟是,书分两种:读过的书和读到的书。读“过”的书,很快云散烟灭,随时光消逝;读“到”的书,就是属于你自己的书,留在你的心灵里,留在你的生命里,与你的心智一起成长。

发现“写”的意义

表达的价值仅仅是说出自己的话吗?阅读了《当代哲学问题九讲》,我对写作的价值有了更深的认识。

许多东西是在你把它变成表达后,才能反过来成为你个人的体会,或者至少我们在表达中加深了个人的体会。”作者的这段话启示我们,教育、阅读是需要写作的,在写作中意义才能显现出来,为你自己所体会,为他人所领会。

从2009年至2013年,我用了5年时间研读《论语》。我一篇篇细读,写下自己的思考和感受。这样边读边想边写作的过程,就像走路看风景一样,看到一处引人注目的风景,就停下来欣赏、品味。尽管在写之前,脑子里只有零星、散碎的飞片,但是坐到电脑前写下章节的标题后,想说的话好像细雨飘落自然流到心头和指尖。有意义的表达和回忆、想象、感受是互动、互生的关系。有了感受和想象,才能有文字表达;文字表达,又反过来提高你的敏感性和感受力。因为“发现了意义”,表达就是水到渠成之事;因为写作,对经典的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这是阅读和写作带来的奇妙享受。

在这个过程中,《论语》就到了我心里,孔子就走进了我心中。我发现了一个属于我自己的孔子,而不是概念化、符号化的孔子。藏在书里的孔子,藏在时间里的孔子,在我的心里复活了。

我相信,就教师而言,阅读的高度决定课堂的深度。让我们沿着书山拾级而上,走向语言和思想的高峰,领略阅读和教学的美好风光。

何伟俊,江苏省兴化市教育局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热心推动全市师生阅读。1998年创立兴化市小学青年教师读书班,2010年创立兴化市小学教师“心远”读书会,至今一直坚持引领教师读书、研修。近年来,为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他带头研习中国古代典籍,义务为“读书班”“读书会”教师做“四书”讲座。著有《论语里住着的孔子》《犁痕桨迹》等。

《给教师的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 著

杜殿坤 编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

刘国正 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

施良方 崔允漷 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1999年版

《汉语与中国文化》

申小龙 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思·史·诗——现象学和存在哲学研究》

叶秀山 著

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接受美学导论》

朱立元 著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博尔赫斯谈诗论艺》

博尔赫斯 著

陈重仁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

《如何阅读一本书》

艾德勒 范多伦 著

郝明义 朱衣 译

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当代哲学问题九讲》

陈家琪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论语译注》

杨伯峻 译注

中华书局2006年版

《中国教师报》2018年03月21日第8版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