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是学校头等大事” “安全重于天”“安全警钟长鸣”……在安全红线的高压下,所有学校、所有教师时时不敢大意,处处小心翼翼。一位老教师做了一首打油诗:“学校例会说安全,班主任会讲安全;课上课下先安全,节日假期看安全。检查督促是安全,档案材料记安全;安全工作最重要,不学也要抓安全;安全勒着心头弦,战战兢兢忙到晚。”安全已经成为学校、教师的“紧箍咒”。
讲安全、抓安全一点不为过,但凡事有个度,过犹不及。
治病的良药有两种,一种包裹着糖皮,让孩童不再皱眉难咽;一种苦口,懂事的孩童也能接受。安全教育突出的特点是“身”教重于“言”教,以社会实践活动为主渠道,调动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全身心地参与。这种亲历式教学把安全裹在糖皮里,寓教于乐,易于接受。日本的保健体育课上有一项“人工心肺复苏”内容,所有中小学生在亲力亲为中全部过关。毕竟“听过的会忘记,看过的能记住,做过的才明白”,只有切身体验,只有一次次针对性演练,学生的生存技能和自救意识才得以巩固,才能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有能力从容应对,不会手足无措。但现实是,我们许多学校的安全教育是“言”教重于“身”教,没有把安全裹在糖皮里,让孩子们一听就忘。
有的人会说,现在学校可重视安全了。学校的所有课程、所有活动,比如各种校本课程、校会班会活动等都设计了安全教育专题,但目的是什么?有些教师说,目的是万一出事不给家长留下话柄——没有对孩子教育到位、监管到位;为了万一“出事”学校有话可说——我们已经强调、布置、操练了;为了万一“出事”教师能自我保护——我没有懈怠,我对每个学生都讲过、指导过了……凡是涉及安全的图片、课件、录像、文本材料都要保存下来,这么一大堆安全台账,挤占了教师备课、上课、批阅的时间;教师天天在填充、整理台账,哪还有时间与学生谈心、交流。教师忙安全,家长也忙,“致家长的安全信”“安全协议”“安全必读”……家长要签名,孩子要签名。许多家长看也不看就签上名,让孩子交给老师,老师再一份不落地放到档案盒里,如此一页又一页的“安全在我心中”真的就能保证安全了?
学校、教师如此紧张,一方面是怕出了事故惹不起家长——孩子只要出问题,无论在哪里,家长闹学校已经成气候了;另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的考核都把安全工作纳入学校的目标责任制,采取“一票否决制”,发生事故将严厉追究相关责任。“上行下效”,学校对教师的考核或考查也涉及安全方面的考题,也会“一票否决”。为了不被“否决”,学校对安全问题严、细、实,不仅“做”还要“写”。做得好,不如写得好,信息、报告、总结、台账,只要白纸黑字,查有实据,出了问题就好交代了。
身边一位校长曾苦不堪言地在一次会议上说,他们学校过去一年接受了食品、卫生、防疫、公安等部门10多次各类检查。此言一出,立刻引来大家的响应。学校的安全工作虽然做得很细,但对照上级的考核细则,经常需要补充大量材料,教师加班加点,闭门造车、做假造假,以此来“忽悠”检查团。更有甚者,有的地方要求教师放学后、周日、假期也要负起安全责任,到上级指定的河流、深潭、山崖等地方值班、巡逻,教师苦不堪言,无比愤慨,却又无可奈何。
名目繁多的检查、“一票否决”的制度、“害怕家长”的心理,直接影响教师对孩子的教育。“上下楼梯不要跳”“不许玩沙子”“不能追逐跑跳”……这些都是教师们张口就说的安全警示语。为了不出事故,孩子们在校园活动的每一个角落都有老师执勤站岗,包括孩子们上厕所,排队进出专人负责。“防患于未然”,走廊、活动场教师更是严阵以待,时刻盯着学生,生怕谁磕着、碰着、撞着、摔着……为了把安全隐患消灭掉,让学校秩序井然,安全工作做到了“无遗漏”“无死角”。教师下课之后就立刻变成安全监督员,各就各位,严防死守。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必须放在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正如一位教师所说:上级、学校、教师“只顾喷药,不顾后果”“药本无罪,问题是喷药者往往只看到了果子和庄稼,而忘记了过度产生的副作用”。不要让安全成为无效药,挤占、浪费师生的宝贵时间;更不要让安全成为毒药,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限制学生的自由、扼杀孩子的天性。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莱芜市实验小学)
《中国教师报》2018年04月11日第3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精神和要求,采...
为深化高中阶段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等综合改革,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型、实用型、...
从90年代末开始,晋中就着手探索中考制度改革。在近20年的实践探索中,形成了一系列特色模式...
高中带动战略内涵为“统领三驾马车,齐推并进;统筹三大系统,协同发力;完善五大体系,保驾...
弹性离校是沈阳市自主创新的一项惠民利民新政。新政直面“家长接孩子难、课后辅导难”这一老...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