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和家庭对孩子教育的重视,陪读成为越来越多家庭的选择。初、高中阶段家长陪读的概率更大一些,这与家长过度关心孩子的日常学习、生活密不可分。许多家长看到孩子学习时间紧、节奏快、强度大,担心学校的伙食营养供给不足,于是断然采取陪读的方式。也有部分家长陪读是为了监督孩子学习,要求孩子下课后在规定时间内必须回家,每晚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练习以外,还要完成其他课外作业,唯恐孩子学有不足。
这种强行介入的陪读,首先剥夺了孩子自我锻炼的机会、降低了孩子生活自理的能力,从长远看并不利于孩子成长,还容易让孩子养成家庭依赖症,导致孩子大学毕业了还不能生活自理。
其次,会让孩子远离集体生活,减少与同学沟通、交流的机会和参加集体活动时间,使他们难以融入集体,久而久之会变得孤独、封闭,严重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有调查显示,陪读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大大弱于无人陪读的学生。
再次,家长陪读会严重影响家庭原有的生活状态。有的家长为了陪读专门到学校周边租房,有的甚至连自己的工作也辞掉了。家长的这种举措会无形中将自己的焦虑传递给孩子,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因此,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讲,家长陪读纯属多此一举。
当然,也不能因为这些负面因素全盘否定陪读。其实,陪读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所以,对于陪读,家长要慎重,既不能趋之若鹜,也不能敬而远之,应针对孩子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潍坊市综合保税区实验学校)
《中国教师报》2018年07月04日第3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精神和要求,采...
为深化高中阶段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等综合改革,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型、实用型、...
从90年代末开始,晋中就着手探索中考制度改革。在近20年的实践探索中,形成了一系列特色模式...
高中带动战略内涵为“统领三驾马车,齐推并进;统筹三大系统,协同发力;完善五大体系,保驾...
弹性离校是沈阳市自主创新的一项惠民利民新政。新政直面“家长接孩子难、课后辅导难”这一老...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