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家庭教育 国际教育 民族教育 思想理论 书香校园
首页>检索页>当前

研训视窗

学科教研日制度的探索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8-07-18 作者:董 林 王爱华 来源:中国教师报

为提高教学研究的实效,自2015年开始,山东省高青县在县域内实施学科教研日制度。3年来,教师的学科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效率逐步提高,学科教研日制度也逐渐内化为所有教师和教研员的日常遵循。

搭建平台保效果。一个良好的机制才能保证教研活动开展的效果。学科教研日是指每学期初,全县所有学校统一调整课程表,每半天同一学科教师在县教研员的带领下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学科教研日要包括县域教研和校本教研两个层面。由于小学段学校多,学科教研日的教研活动还包括分片联研和校际联动教研。学期初,县学科教研员会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科教师需求制定翔实的教研计划及活动安排,各学校学科教研组根据学科教研员制订的活动计划,形成学校的教研计划和活动安排。活动计划具体到每次活动的时间、地点、形式以及主持人,计划确定后不能随意更改。

互动交流显成果。学科教研日包括网络教研和实地调研。网络教研有两种形式:一是充分利用录播室、空中课堂等平台开展视频直播,由教研员或骨干教师作专题讲座,并进行线上互动。这种教研方式不受场地、交通等因素的影响,充分利用县域内的名师资源,实现智慧共享。二是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平台或学科教研QQ群(微信群),所有教师发起话题或跟帖交流、研讨,教学中的疑难和困惑一一呈现。

实地调研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一是学科教研员走进学校听课、评课,与教师座谈研讨,解决教师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二是开展面对面的实地教研活动。如课堂展示、教师论坛、团队磨课等,让教师感受到现场的教研氛围,有参与的冲动,有成长的欲望。

贴近需求展活力。学科教研日教研的内容丰富多彩,其中包括专题教研、集体备课、校际联动、订单式教研、蹲点式教研等。

专题教研以问题为驱动、课例为载体,深受教师欢迎。如初中语文学科围绕“整本书阅读”这一专题,一学期共组织4次教研活动。前两次分别由6名骨干教师进行整本书阅读、团队磨课、课例展示,第三次利用网络教研做“整本书阅读策略”讲座,第四次是“整本书阅读课程化”课堂教学展评。专题教研将研究逐步引向深入,提升了教师教学研究的层次。

集体备课主要指校本教研,集体备课主要以备课组为单位每周进行,针对下一周重点课时教学内容进行研讨。每次集体备课提前确定中心发言人,所有参与人员提前备课。活动时中心发言人发言结束,备课组其他成员要结合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从而确定重点、难点以及突破重难点的策略,真正达到“头脑风暴”“共同提升”的效能。

校际联动是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教研互动,可以达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效果。其形式包括县内学校与外区县学校的校际联动和县域内同学段学校之间的联动。校际联动可以是同一课题的同课异构,也可以是同一专题的共同研讨,还可以由学校根据需要自主发起,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订单式教研是县教研室根据学校和教师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确定教研主题和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研活动。

蹲点式教研是指教研员沉入学校“蹲点”,通过上课、听课、评课、参与和指导教研活动等方式,开展教学研究。蹲点式教研可以让教研员更好地关注常态教学,更好地确立教学研究专题,提高教师教学效率。

提升素养是本真。为保证学科教研日制度的有效落实,县教研室制定了实施学科教研日制度的3年规划,每位教研员、每所学校根据学科特点和学校需求制定3年规划,并把3年规划的目标具体分解到每学年、每学期。力求目标明确,内容系统,针对性强。

学科教研日制度的实施,在时间上给予了保证,每周的教研日不被其他事情挤占,已经形成了共识。教研活动形式和内容的丰富性,使教师真正从教研活动中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高青县教学研究室)

《中国教师报》2018年07月18日第15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