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家庭教育 国际教育 民族教育 思想理论 书香校园
首页>检索页>当前

《诗经》是中国诗学的“万法之源”

发布时间:2018-07-18 作者:范云飞 来源:中国教师报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而《诗经》则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万法之源”。明代学者杨慎说“《三百篇》为后世诗人之祖”,稍后的胡应麟也说《诗经》“文义蔚然,为万世法”。因此,要想深刻理解中国文学,就非得对《诗经》下一番功夫不可;同样,要想理解《诗经》,也必须将它放在中国古典诗歌“万法之源”的地位上去理解。脱离了《诗经》,我们对后世诗词的认识必然是浅薄的;脱离了中国的诗歌传统,我们对《诗经》的理解也是孤立的。可以说,《诗经》是中国诗学理想的最高典范,也是中国诗学的源头。

经学还是文学

在传统的“经、史、子、集”分类法中,其他诗文集都属于“集部”,而《诗经》却属于“经部”,这足以看出《诗经》地位之尊崇,古人阅读《诗经》也基本上是以“经学”的眼光而非“文学”的眼光。比如,《诗经》的开篇就是《关雎》,现在大多认为是一首恋爱诗,从内容来看的确如此。但古人是如何理解这首诗呢?他们说:“《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也就是说,《关雎》这首诗表彰了周文王后妃的德行,她忠贞贤淑,能给君王举荐贤才,还让妃嫔和睦相处。在我们看来,这简直匪夷所思,从《关雎》的文字之中也很难看出这些东西。但是,这种看法至少从西汉初期就产生了,而且在两千年时间里一直是主流,被绝大多数人反复讽诵,深信不疑,说《关雎》是恋爱诗的反而是另类。

由此,我们对《诗经》似乎可以采用两种理解方法:一种是经学的,一种是文学的。如果认为《关雎》是“后妃之德也”,那就是经学;如果认为是恋爱诗,那就是文学。我们可能还会形成一种印象:经学荒谬迂腐,文学清新脱俗,应该完全抛弃经学的立场,将《诗经》当作一部文学作品来读就可以了。但是,《诗经》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万法之源”,如果采用文学的视角,仅仅将它当成一部普通的诗集来研读,那么它除了年代比较早之外,与其他的诗集还有什么区别呢?从纯粹的艺术水准上来讲,难道《诗经》就一定比《楚辞》《文选》或者唐诗宋词高明吗?更为关键的一点,两千多年来的学者、诗人正是在将《诗经》当作一部经典的前提下,才从中发展出精微奥妙的诗学理论,才创造出辉煌灿烂的诗歌文化。

自从我们采用现代学术分科体系之后,传统经典的研究也被强行划进了文、史、哲等不同的学科之内。比如,《诗经》被划进文学领域,《左传》被划进史学领域,《周易》被划进哲学领域……本来内涵丰富的经典就这样被割裂而变得片面而浅薄了。对于《诗经》而言,我们本来可以从文学、史学、哲学、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等不同视角来阅读,如果只有文学一途,不是太狭隘了吗?而且如果不对《诗经》之“经学”有所了解,也难以理解它在中国诗歌传统中的“文学”意义。

总而言之,所谓“经学”“文学”云云,都是人为制造的藩篱,不应该成为我们理解《诗经》的束缚。我们不必抱着文学的视角而批判经学,也不必守着经学的家法而鄙视文学——只知文学而不知经学,那么对《诗经》的理解就是片面而浅薄的;只知经学而不知文学,则是迂腐而落后的。只有以经学为根基,用文学的眼光看待《诗经》,才能理解它在中国诗歌传统中的奠基性和始源性意义。

抒情还是言志

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又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诗经》的核心精神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不妨用“诗言志”这几个字概括。《尚书·尧典》说“诗言志”,《庄子·天下》说“《诗》以道志”,《诗大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都是在强调“诗”与“志”之间的关系——“诗”是用来表达人之“志”的。

“诗言志”不仅是《诗经》的主旨,也是中国诗学的第一条原则。清代诗人袁枚说:“千古善言诗者,莫如虞舜。教夔典乐,曰‘诗言志’,言诗之必本乎性情也;曰‘歌永言’,言歌之不离乎本旨也;曰‘声依永’,言声韵之贵悠长也;曰‘律和声’,言音之贵均调也。知是四者于诗之道尽之矣。”袁枚的意思是,诗歌要抒写性情、形乎歌咏、声韵悠长、音调和协。诗歌最为本质的性质是其音乐性,《诗经》、汉魏乐府都是可以被于管弦、发乎歌唱的,后世文人作诗,也讲究音韵调谐,宫商圆转,这是中国诗歌的至高境界。

《诗大序》中也有一段话与此相通:“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段话是说,诗歌是人心中之“志”的外在表达,“志”就是郁结于心中的感情,感情太强烈就要说出来,说出来仍不足以发泄,就进而嗟叹、歌咏、舞蹈。诗歌就在抒发感情的过程中产生了——它以“志”为根本,以歌咏、舞蹈为形式,以“吟咏情性”为功用。

古人云“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诗经》所写的内容其实很简单,不外乎人饿了想吃东西,劳作累了会有抱怨,年轻男女想谈恋爱,等等。这些都是人类最简单、最淳朴的感情,也是人人都会有的感情,并不神秘也并不高贵。诗歌并不是少数“精神贵族”的独享之物,而是人所共有的,好的诗歌就在于它能说出人人都有但难以抒写的情感。比如,盛唐之诗通篇写钱、写酒、写求官,但通篇都是倜傥风流之态;而后世有的诗人,绝口不提钱字、官字,但仍不免促狭猥琐,一脸寒乞之相。中国诗歌的一个重要传统就是“抒情”,若无情可抒、无事可写,则不如不写,免得矫揉造作,故作姿态。

抒情要有所节制,不能过滥,这也是从《诗经》中引发出来的诗歌传统。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关雎》抒写快乐,但不过度;抒写哀伤,也不过分悲痛。节制地抒情,得体地表达,拿捏好分寸,把握好节奏,这不仅是中国诗歌的特点,也是中国人的特点。《礼记·经解》说“温柔敦厚,《诗》教也”,受到《诗经》教化之人,会有温柔敦厚的品格,因为他们从《诗经》中可以体会到人类共有的感情,学会了如何节制而又得体地表达出来。《诗大序》说“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就是抒情,“止乎礼义”就是要节制而归于正道。在古人的观念中,诗歌不仅可以抒情,也可以涵养道德、修身养性,学习诗歌并不仅仅是学会了一门技巧,更是掌握了一种涵养情性的方法。诗歌之精粗,不在技巧之优劣、文辞之繁简,而在格调之高低、局量之大小。

抒情不能是空洞的,而要有所依托,从某些具体的物事开始说起,这也是从《诗经》开始的一个传统。《诗大序》说“诗有六义”,即“风、雅、颂、赋、比、兴”,其中就有“比”“兴”之义,借他物以寄托情感,这在《诗经》的篇章中极为常见,也是中国诗歌“兴寄”传统的起源。

风雅还是讽喻

《诗经》是中国诗学的理论源头,历代诗人都以《诗经》作为典范和目标。李白《古风五十九首》开篇就说“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这是要以“大雅”作为自己的文学理想;杜甫说“别裁伪体亲风雅”,也是以“风雅”为指归;白居易开创“新乐府”,以讽喻诗为主,则是自觉地继承了《诗经》“美刺”的传统。像李白、杜甫、白居易这些大诗人,都是沐浴在《诗经》的经学传统之中,从中汲取诗学养分,从而建立起自己的诗学体系。

不仅如此,在中国的诗学传统中,还有一种很占主流的“退化论”观点,认为从《诗经》《离骚》之后,诗歌水平就在不断下降,宋不如唐,唐不如汉魏,汉魏不如先秦,甚至评价一个诗人水平的高低,就是看他能多么接近《诗经》《离骚》的水平。杜甫那个时代,人们评价“初唐四杰”是这样说的:“纵使卢王操翰墨,劣于汉魏近风骚。”这是在说,“四杰”比不上汉魏之诗,因为汉魏之诗与“风骚”比较接近。在成都杜甫草堂中有一副对联,可以看作后人对杜甫的评价:“歌吟成史乘,忠君爱国每饭不忘,诗卷遂为唐变雅;仕隐好溪山,迁客骚人多聚于此,草堂应作鲁灵光。”也就是说,杜甫之诗可以看作唐朝的“变雅”,还是在继承《诗经》的传统。按照《诗经》的经学观点,有“风”有“雅”,两者又分别有“正”有“变”。大体来说,“风”不如“雅”那么崇高,而“变雅”又不如“正雅”那么醇正,杜甫之诗就大概相当于“变雅”的地位,其实这已经是极高的评价了。

以上所说的“风”“雅”、“正”“变”、“美”“刺”等概念,都是《诗经》经学中的基本术语,也是作为“文学”的中国诗学核心观念。不理解这些,就难以理解李白的“大雅”到底是多么崇高的目标,杜甫的“风雅”是多么殷切的期望,白居易的“美刺”是多么伟大的担当。

按照《诗经》的经学观点,诗歌反映了政治的兴衰治乱——政治败坏,则人民生活痛苦、道德沦丧,则人所吟咏的诗歌便是淫靡或愤怒的。统治者通过观察人们的歌谣,就可以了解国家治乱的状况。《诗大序》说:“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随着治世、乱世、亡国之不同,人们的歌声也会发生变化。一国之事谓之“风”,天下之事谓之“雅”,盛世和乐之诗谓之“正”,衰世怨怒之诗谓之“变”,后人评价杜甫是唐朝“变雅”,也是基于这个理论。

因为拥有反映政教治乱的功能,所以诗人也可以有意地创作诗歌,向统治者“讽谏”,进行委婉地劝谏,这也是《诗经》“风”的含义。《诗大序》说:“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诗经》有许多篇章,比如《硕鼠》《伐檀》等,都表达了怨怒之意,也起到了讽喻、劝谏的目的。后世诗人自觉继承了《诗经》讽谏的传统,其中荦荦大者,比如杜甫之“三吏三别”,白居易之“新乐府”,都可以纳入以《诗经》为代表的中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之中。

由此可见,只有将《诗经》放进中国诗歌传统之中,才能凸显其价值;如果我们只是从《诗经》中挑出几首作品,用“语文”的方法来鉴赏之,这就忽视了《诗经》在中国文学乃至文化之中的真正地位。

(作者单位系清华大学)

《中国教师报》2018年07月18日第16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