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家庭教育 国际教育 民族教育 思想理论 书香校园
首页>检索页>当前

基于幸福观的校园文化建设

发布时间:2018-08-29 作者:卢蔷薇 来源:中国教师报

“绿色”象征着蓬勃的生机、安全的环境、健康的身体、积极向上的态度、和谐的人际关系,等等。在绿荫如盖的重庆市广普小学,立足实际,学校确立了“绿色教育·幸福人生”的办学理念。如何将理念植入校园文化,让它落地生根,变成学生自觉的行动?又如何使孩子从内心深处生发出幸福感?有一种办法有效而深刻,那就是让孩子们亲自动手,打造自己的校园,从而在参与中寻找幸福,在过程中体验幸福,在创造中收获幸福。

在自愿参与中寻找幸福。重庆市璧山区广普镇是苗木之乡,许多孩子家里都种植苗木,所以在进行校园绿化建设之初,学校购置了一批花盆,孩子们自愿将家中的苗木带到学校,有的运土,有的提水,有的修枝、种植,忙得热火朝天,不亦乐乎。然后,每天课余时间,我们都可以看见一些孩子在自己的班级养护区忙忙碌碌,定时养护。看着自己亲手种植的花草抽枝发芽,由枯转荣,高年级学生还撰写了《花草养护日志》,由学校装订成册。字里行间,让人感受到的不单单是花草的变化,还有呵护,有热爱,是孩子内心的成长,这就是幸福。

在自主管理中生成幸福。自主管理能让学生看到自己潜在的能量,在实践中让学生体会到责任的内涵,同时责任对他们形成了一种约束,让他们体验到承担责任的快乐。学生实现从自主到自觉的过渡,最终完成对自我的全新创造。学校设置开放式“书苑”,充实孩子的课余生活。因学校教学条件较差,看着这么多图书摆放在眼前可以随便翻阅,孩子们都涌了过来,一天下来,原本摆放整齐的图书弄得乱七八糟,还损坏了不少。学校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和阅读习惯呢?学校鼓励孩子为书苑写下管理建议,由少先队选取合理的建议制定了《书苑管理条例》,并且将提得好的建议直接张贴在书苑的“同心树”上。根据学生建议,各班还推选了2名书苑管理志愿者,定时整理、修补破损的图书,并指导低年级孩子文明看书。看着孩子们文明、有序、安静地坐在书苑看书的样子,你就知道,这就是幸福。

在团结互助中感受幸福。团结协作不是要抹煞学生的个性,而是在极大地尊重学生个性特点的基础上,让学生各尽所能,为集体争光。每个人在小组中担任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却追求着同一个目标。如在学校走廊文化建设中,孩子们利用周末时间收集大量颜色各异、形状独特的树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做成一幅幅精美的叶贴画,“这只‘孔雀尾巴’是我找到的树叶”“这两只‘鱼眼’是我找到的”“哈哈,我的‘小兔子’吃你带来的‘萝卜啦’”,看着孩子们齐心协力、团结互助完成的成果,洋溢在他们眼中的就是幸福。

在合作交流中品味幸福。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要让语文课“流动”起来,让学生在交流与互动中焕发活力,教师们努力改变陈旧的教师讲、学生学、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主动参与并积极思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随处可见。教师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必要的合作与展示,使全班学生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在合作与交流中品味幸福。

在特色创造中收获幸福。为了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学校充分利用教师资源的优势,提升学科素养。例如,何春先老师很会写诗,在全国也小有名气。学生在她“诗意的天空”的引导下,从读诗歌到爱诗歌再到写诗歌,创作了一本本关于绿色教育的现代诗歌集:感恩的、环保的、礼仪的、日常生活情趣的,充满童趣。其中优秀的诗歌汇编成《儿童诗集》,特佳的作品还被编入学校的校本教材。当孩子们看到自己的诗歌被装订成册,在学校发表,那一双双自信的眼睛、那一张张红红的小脸告诉大家,这就是幸福。

走进校园,每一个角落都浸润着孩子们的创意和汗水:班级展示区,孩子们精心构图,突出各班主题;“感恩楼”文化吊牌以师生寄语为主要内容,看着自己的座右铭高悬墙上,孩子们的自豪感油然而生;竹编特色手工课,把孩子们熟悉的一些原材料变成一件件工艺品;叶贴画让孩子们就地取材,睁开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看着校园一天天的变化,孩子们感慨万千,书写校园文化建设感言,汇集成一部《广小校园文化建设感言集》,让孩子的心声在校园里成为一道永恒的风景,万语千言都表现同一个主题——幸福!

(作者单位系重庆市璧山区广普小学校)

《中国教师报》2018年08月29日第13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