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和这片土地连在一起
www.jyb.cn 2015年07月28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民族教育》杂志
人物小传:多吉平措,2004年毕业于福建省三明市列东中学,2007年毕业于上海市新中高级中学。现为西藏乃东县结巴乡滴新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多吉平措(站立者)监督村委会换届选举选票统计
我的故乡是西藏山南地区曲松县一个偏僻的纯牧业村——宗须村,那里的人们常年以放牧为生。我不会忘记故乡的美丽风光,更不会忘记故乡的贫穷落后。由于当时村里没有一个像样的卫生所,我的三个兄弟出生不久便因病夭折。当时村里的小学校舍极其简陋,甚至没有课桌凳等最基本的教学设施。面对这些,我心中产生了改变家乡面貌的强烈愿望。我向阿爸诉说了心中的想法,阿爸告诉我,只有到外面的世界学习新的知识,才能改变家乡的面貌。于是我萌生了走出雪域高原、去内地学习深造、回来建设家乡的梦想。由于阿爸的工作调整,我在小学阶段辗转于多个地方,但是我从未放弃梦想,一直在努力学习。2000年,我以优异的成绩被福建省三明市列东中学内地西藏班录取。就这样,我第一次坐上飞机和火车,第一次离开阿爸阿妈,带着心中的梦想奔赴远方。
在内地西藏班不断攻坚克难、超越自我
从雪域高原到内地,面对纵横交错的柏油马路、霓虹灯闪烁的高楼大厦,现代城市的生活让我受到很大震撼。初到平原,我的身体产生了“醉氧”反应,同时要努力适应当地的气候、饮食和风俗习惯。在学习方面,我在西藏上学时用的数学教材全部为藏文版,可是到内地西藏班后,教材全部是汉文版,适应起来很困难。入学模拟考试中,我的数学不及格,这对我来说如同当头一棒。但我没有气馁,而是在老师的悉心教导下,刻苦努力,用“一步一个脚印”的态度学习和掌握各科知识,学习成绩逐渐从开始的中上等水平提高到全班前几名,还担任了藏文课代表。在生活方面,我勤俭节约,校服的裤子破了,就缝补了以后继续穿。在朝夕相处中,我跟同学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当时班上有一名同学需要捐助,我毫不犹豫地将平时省下来的一部分零用钱捐给这个同学。
经过几年的历练,我变得更加自信、坚强、踏实、严谨,2004年被评为福建省“三好学生”,同年以优异成绩考入上海市新中高级中学,开始了高中生活。上海是一个国际大都市,要适应这里的学习生活,对于我来说绝非易事。记得上高中第一堂英语课时,老师从头到尾说的全部是英语,我完全蒙了。在3年的高中学习生活中,我遇到过很多类似的困难,但是无论多么困难,我一直坚持自己的梦想,不忘初心,努力奋斗。记得高考最后一科考试前,由于不慎,我的左眼被刮伤,缝了6针,但我忍着伤痛认真完成了考试,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被中国地质大学录取。
我从内地西藏班毕业已有七年多,但回想起在内地西藏班的生活,就像昨天一样历历在目。特别要感谢我的初中班主任张养爱老师,没有她的耐心教导和无微不至的关怀,我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初三那段时间,由于贫血,我常常头晕目眩。张老师每天给我吃增强身体造血功能的营养品,使我的贫血症状逐渐好转,后来我再也没有贫血。我还要感谢我的预科班主任肖老师、教藏文课的占堆老师、高中英语老师等各科老师。虽然我很难见到这些恩师,但常在心中默默祝福他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为村民造福就是我的快乐
在内地学成后回到西藏建设家乡,是我心中一直追逐的梦想。我在求学的路上越走越远,但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并未减少,归心也愈加强烈。大学毕业后,我决定回到梦开始的地方。2011年,我通过了西藏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公开考录,成为乃东县结巴乡人民政府的一名基层公务员。
走上工作岗位后,我首先接触到的是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的工作,这项工作烦琐而又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我和同事本着对老百姓负责的态度,认真完成了各项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第一次感受到基层干部对老百姓的重要性。接待群众、撰写材料、会议发言等工作环节,我处处留心,虚心向领导和同事学习,向实践学习,向书本学习。同时,积极参加思想政治学习,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012年,通过主动申请和组织推荐,我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共产党员后,我严格遵守党的纪律,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严格要求自己,在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积极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同年,我被组织委派到滴新村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
我在空闲时走村入户了解民情,农忙时和村民一起下地干活,闲暇时和村民拉家常,把村民的想法和遇到的困难记在心里,采取各种措施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面对村民的各类矛盾纠纷,每次都耐心倾听村民的诉说,真诚地安慰、劝说,想办法让村民化解怨气,满意而归。我经常抽时间去看望低保户、五保户等特殊困难群体,有时看到一些生活特别困难的村民,就掏出自己身上的现金给他们救急。有一次,一位跟我同岁的村民因病突然瘫痪,我主动联系医院并陪护她,掏出自己的钱给她购买营养品。她的母亲双手合十对我说:“谢谢您,支部书记!”这句话更加坚定了我的选择。
我在村委会工作的三年多时间里,同其他村干部共同努力,使村里群众的人均纯收入逐年稳步增长,2014年已达到了人均12000元左右。我和同事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进一步扩大村办砂石厂的规模,在地区物资交流会上销售各类砂石工艺品。争取30多万元资金为群众购买大型农机具,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通过开办3个合作社,逐步增强村办集体经济组织的实力。同时,作为一名驻村工作队队长,我还和队员们共同努力完成地、县、乡交办的综合治理、维稳、党建、安全生产、草场承包等工作。
通过几年的奋斗,2014年至2015年,我所在的滴新村和村办集体经济组织从全地区500多个村里脱颖而出,获得了山南地区颁发的“十星级模范村”荣誉称号和国务院颁发的“全国社会扶贫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这几年的基层工作中,我很少在意哪些是自己的本职工作,哪些是无私奉献的,只要群众对自己的工作满意了,自己也就知足了,也就无愧于党员的光荣称号了。虽然我先后获得了“乡年度优秀公务员”“西藏自治区优秀驻村工作队员”“优秀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等荣誉称号,但是我明白,自己所取得的成绩得益于在内地的学习经历,得益于组织的培养,得益于同事的帮助,得益于实践的锻炼。组织的肯定和群众的信赖,更督促我努力工作,践行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我将继续坚守基层,开拓创新、默默奉献,为建设好家乡出一份力。
(本文来源:《中国民族教育》2015年第7-8期)
![]() |
相关新闻
特别推荐
- 内地班助我如雄鹰般展翅高飞2015-08-26
- 喊一声妈妈,就是永远的牵挂2015-08-25
- 孩子们,老爸为你们骄傲2015-08-25
- 靠近你,温暖我2015-08-18
- 做西藏班的勤俭当家人2015-08-06
- 藏器待时,相信明天2015-08-06
- 教育的力量,世界的创举2015-07-29
- 除了感谢,还是感谢2015-07-29
- 从她身上我看到了希望的样子2015-07-29
- 带动地区发展 促进共同繁荣2015-07-29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