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致敬 校园最美劳动者

发布时间:2019-05-01 来源:中国教育报

编者按:在学校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默默无闻,起早贪黑地做着平凡的工作。他们不是教师,却有着一颗爱学生的心。食堂师傅是校园最忙碌的人,他们黎明即起,为学生们准备一天的美食;保安是校园走路最多的人,他们排查隐患,保障安全;还有保洁员、校医、花匠等等,这些普通的校工,用自己的双手,辛勤劳作,为师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服务和保障。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这一天,我们选择了7位校工代表,请他们登上劳动节特刊,让我们向这些最平凡的劳动者致敬!

勤管员“小周”:火眼金睛零差错

本报记者 赖斯捷

    劳动者感言:劳动,让生命多一份价值;劳动,让世界更加美好。

“老师,我们宿舍断电了,麻烦您处理一下,谢谢!”

“勤管处吗?教学楼厕所有个水龙头坏了,请修一下。”

……

来到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工作近4个年头,曾经的“白衣天使”周璇,转行成了后勤部“水电管理干事”,每天仅接听的这类报修电话就有几十个。而“您好!请问报修什么?”也渐渐成了周璇的“口头禅”。

可千万别以为周璇的工作就只是这句“口头禅”。细细算下来,她手中“管”着的人和事多着呢!湖南铁道职院共有在校学生1万余人、家属区有住户近200户、学校所属商贸门面还有30多个。“水电费收取,全都在周璇这里。”后勤处处长汤劲说。

收水电费,是个细致活,更是个技术活。大学学医学护理的周璇,靠着自己当护士积累下的耐心与细心,做好这份“技术活”。

比如,她曾仅凭一张小小的水费发票,便判断出学校水网管出现了漏点。事情发生在去年7月底,周璇收到自来水公司寄来的当月水费发票。拿到发票的瞬间,她就觉得不对劲:已经放暑假了,绝大多数学生都已返家,可学校的水费不降反升。再与上年同期一对比,更验证了周璇的“不对劲”:用量比上年高出许多。

她马上和学校所在区域的自来水公司联系,将具体情况告知。经过多次沟通,拿到了学校用水“瞬时流量报告”,通过“瞬时流量报告”数据,结合自来水公司专业人员判断,确定学校的水网管出现了大流量漏点。

后经专业查漏公司和学校后勤全体人员的努力,共查出学校水网管8处漏点。“仅这一笔,就可为学校每月节余水费4万多元。”汤劲笑着说。

收钱不易。每笔缴费金额都要通过水电码计算得出,制作收费明细表、开出票据等都需要水电管理干事独立完成。稍不注意,就容易出现差错。

难能可贵的是,在周璇担任“水电管理干事”的2015年到2018年间,她所收取的水电费总计金额419万余元,经手18796笔,没有出现过一起质疑案例。

送教员“张伯伯”:安全时刻挂心间

本报记者 陈欣然

劳动者感言:安全避险,任重道远。我愿为孩子多撑一把保护伞。

“如果有人头部受伤了,我们首先要拿出纱布,这样进行简单包扎……下面请小朋友们来动手操作一下。谁愿意试一试?”近日,在天津市南开区,一场别开生面的幼儿安全教育课正在火热进行中。在孩子们的簇拥中,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一边演示一边给他们讲解安全避险知识。

授课者是66岁的张崇仁。1971年从南开区育红中学毕业后,张崇仁留校成为一名教务人员。30多年时间里,他在学生安全教育方面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开设各种安全教育专题,还自制了各类教具:有用毛巾、布带制作的简易防毒面具,有收纳指北针、绷带、剪刀、饭盆、矿泉水、药物的简易急救包……

6年前,张崇仁退休后,依然“不甘寂寞”,背着自己准备的安全教育书籍和道具,走遍了天津大大小小的幼儿园、中小学甚至大学。丰富的内容和生动的讲解令张崇仁声名远播,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学校找到他,邀请他前去讲课。

每次讲座前,张崇仁都会提前了解讲座对象的基本情况,以便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课。“如何用毛巾做成简易防毒面具?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同学腿受伤了,你能移动他吗?”

几年来,张崇仁风雨无阻地送课,没有任何补贴,也不收一分钱讲课费,他的这份热情在很多人看来有点“傻气”。但张崇仁说,他愿意做这件事,是因为心里有个“安全”情结。“看到媒体报道的一些校园安全事故,我特别心痛。给孩子们普及安全知识,让他们学会自我保护或是救助他人。这件事特别有意义,我会一直坚持做下去。”张崇仁说。

门卫“董爷爷”:不知疲倦做创客

本报记者 史望颖

劳动者感言:用劳动之美涵养孩子们的美丽心灵。

在宁波市鄞州区华泰小学门口,有块气派的校牌,“华泰小学”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引来无数人的称赞。让大家惊讶的是,题写者“董盛喜”是该校的一名校工。

董盛喜今年66岁,瘦高个子,戴副眼镜,憨厚斯文,是湖南人。2006年,董盛喜的孙子在华泰小学读书,他就在学校当起了门卫,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董爷爷”。

“学校是一个书香浸润的地方,在这里就要学习。”董盛喜来到华泰小学后,常常琢磨,利用这段时间学习点什么,要不把喜欢多年的书法捡起来吧。

于是,董盛喜买来了毛笔、墨水,又捡了几块白色的瓷砖,每天只要一有空就练字。“在瓷砖上练字既省墨又省纸,写得不满意,还可以擦掉重写。”董师傅风趣地说。用瓷砖练字让董师傅成了华泰小学的名人,课间很多学生都会围过来看他写字,向他请教笔法。这让他受到了鼓舞。

董盛喜不仅是校内有名的“书法大师”,更是该校名副其实的“创客大师”。几年前,华泰小学教学楼之间有一块近600平方米的空地。董盛喜想,何不利用这块空地给孩子们打造一个校内的乐园?这个想法和华泰小学校长许颖不谋而合。

此后,每到假期,就能看到董盛喜忙碌的身影。在他的巧手打造下,旧轮胎、废钢板、水管、锅盖等废弃材料变身成了飞鸟鱼虫、假山水塘、马车花圃等各种造型。学校特为此地取名“含青创意园”。

“育心——点燃每一位孩子的心灯”是华泰小学的办学理念,通过以爱启心、以德正心、以美慧心和以艺润心培养孩子的好奇心、自信心和责任心,董盛喜创造的这些校园景观和学校的理念深度契合。

董师傅还将连续打造二期工程和三期工程,他没有闲下来的时候。

食堂“小邓”:餐饮管理无小事

本报记者 倪秀

劳动者感言:工作每天都在重复,但要想做好,脑子里就得有个闹钟。

邓银安的手机上,有个闹钟的时间一直没变:5:00。“有个时间线在我脑子里,每天不断重复,不能出错。”看了一眼手机,邓银安给记者描述了食堂工作的一天。

5:00,闹钟响起,邓银安起床。为确保川大附小教育集团的师生能按时就餐,供货商5点半前会送货到学校,邓银安需要验收把关,确保食品安全。验收完所有货物,他又紧锣密鼓协调食堂员工准备教师早餐,巡逻检查各处。

早上8点不到,学生陆续到校,一天热闹的校园生活开始了。食堂这边,也已热火朝天地忙了起来。食堂所有员工各就各位,理菜、洗菜、切菜,按菜品要求加工肉、禽等食物,同时还要随时清理废弃物,保持食堂清洁卫生。

“每天中午有2000多名师生就餐,我们需要处理的食物重达1吨左右。”邓银安和厨师一般从10点开始炒菜,炒上将近两个小时,这中间基本不能停下休息。

直径将近1米的大锅,每样菜至少要炒3锅以上。由于温度太高,菜量大,而且需要不停地翻炒,他们常常累得满头大汗。冬天还好受点,夏天那滋味最难受。没有一定的体力,根本做不下来。

12:00,下课铃响起,川大附小的午餐时间到了。踩着时间点,食堂员工刚好把热气腾腾的饭菜送到每一间教室门口。川大附小有48个班级,最高的班级在5楼,没有电梯。送完午餐,食堂工人们往往都是满头大汗。

午餐后,邓银安又和食堂工人一起,迅速地将所有餐具收回,清洗完后还得煮沸消毒,再放入专门的餐具消毒间进行紫外线杀菌、消毒、保洁。

15:00,邓银安开始巡视库房,检查各个角落的卫生情况,然后锁门。这时,依旧冒着热气的食堂逐渐恢复宁静,食堂一天的工作才暂时告一段落。

“从1999年进校到现在,几乎都是这样的时间表。现在都形成生物钟了,放假都不习惯。”邓银安说,这20年来,自己换过很多个闹钟,也换过手机,但闹钟设置的时间,却从来没变过。

“小邓,是把业务的好手,从没出过差错。”川大附小副校长陈晓川说,邓银安不仅进得厨房,炒得一手好菜,也入得市场,采购一手好货,更是入得厅堂,能主动开动脑筋,用智慧把工作做好。

2014年,川大附小教育集团的最高奖“百合花文化奖”颁给了邓银安,这个一直默默站在舞台后方的食堂管理员,这次站上了领奖台。

从今年起,“小邓”的担子更重了一些,他现在还负责学校的日常后勤总务工作。

幼儿园“张妈妈”:事无巨细都办妥

本报记者 魏海政

劳动者感言:我喜欢孩子,从不觉得这份工作辛苦。我很快乐,很幸福。

“当初家里人不同意我在幼儿园当生活老师,说是保姆,我也有好几次去工厂办公室工作的机会,但我就是喜欢孩子……”就是“喜欢”两个字,让这位一说话就露出笑容、充满亲和力的张玉荣,扎根在山东淄博高新区傅山幼儿园,一干就是20余年。

在幼儿园里,有这样一群劳动者,她们负责孩子们的一日生活——吃喝拉撒睡,这就是幼儿园的生活老师。张玉荣老师就是其中的一员。

每天清晨,张玉荣总是早早走进幼儿园,开窗通风,整理幼儿活动区域杂乱的材料,用干净的毛巾擦拭消过毒的桌子,去食堂给孩子们打饭……她细心认真的工作,让孩子们感受家一样的温暖。

小班新生入园对孩子们来说是个挑战。甜甜年龄小,天天以泪洗面。每当她哭着喊妈妈时,张玉荣就把她抱在怀里,擦干眼泪,和她讲悄悄话。甜甜就黏上了张玉荣,无论张玉荣干什么她也要跟着,俨然成了“小尾巴”。

“晨晨,今天只吃一勺好吗?”晨晨挑食、不喜欢吃青菜。张玉荣手把手教晨晨用小勺喝汤,只在里面加了一勺青菜。晨晨看到碗里只有一点点青菜,就吃了。第二天,张玉荣放了两勺青菜……循序渐进,晨晨在不知不觉中能吃青菜了。张玉荣把幼儿园小菜园的一把小油菜隆重奖给了晨晨。

小班有个可爱的小男孩翔宇总拉裤子。每次张玉荣都会给他脱下来清洗干净,换上干净衣服。翔宇的家长总说:“张老师,太脏了,别给他洗了,带回家我给他洗就行。”

但张玉荣说:“这是我应该做的,既然家长把孩子交给我,我就要把孩子照顾好。”每次,她都是悄悄把孩子带到衣帽间,给孩子换裤子。直到翔宇上了大班做了手术,班上的孩子都不知道翔宇的小秘密。

张玉荣不仅是孩子们喜欢的“妈妈”,也是老师们喜欢的“热心大姐”:年轻老师生病了,她嘘寒问暖;家长焦虑了,她跑前跑后,献策支招;班级物品损坏了,她利用业余时间拿来工具自己维修……

“为爱一路播撒,遇见最美的自己。”幼儿园园长解菊说,张玉荣老师就是这样一位普普通通的生活老师,她用自己的青春、专业、爱心,书写着劳动者最美的姿态。

“船长”郭罗恩:爱心摆渡15载

本报记者 甘甜

劳动者感言:我会一直坚持把船开下去,直到开不动为止。

4月清晨,库区的水雾还未散去,空气中透着寒意。水库旁的宿舍里,独居的郭罗恩洗漱后披上外套,走向岸边。解开拴住渡船的铁链,踏上哐当作响的船板,摇动黝黑发亮的马达,将船开到只有25户村民的丰坑村民小组渡口,接上8个中小学生到坪村渡口,再将他们送上去往南坑镇的班车。15年来,这样的流程在江西萍乡芦溪县的坪村水库反复上演。

丰坑村位于坪村水库库区腹地,在没有渡船前,孩子们上学每天早上四五点就要起床,摸黑才能回到家。为了解决出行难题,坪村水库管理处准备了一艘渡船,聘请了一名摆渡人。

摆渡是个苦差事,早起、晚睡、准点,还要随时待命。“之前好几个摆渡人,断断续续干了几年,有的半年就走了,最长的大概两年。”老郭说。

现年55岁郭罗恩原本在水库附近开着一家餐馆,生意挺不错,得知渡船没人开了,他便主动挑起了这个担子。原本以为只是个开店闲暇时的兼职,却最终被郭罗恩干成了全职。

这15年来,郭罗恩像“超人”一样,每天清晨准时出现在村头渡口,风雨无阻。因长年累月在水面上风吹雨打日晒,又加上劳累,老郭脸上、手上的皮肤都变得黝黑;严寒的冬天,他的手、脚、耳朵又常常被冻肿。处在长年湿冷的环境下,他的关节也出了问题。这些,郭罗恩都不在意。

孩子们每天乘船,都会亲热地跟他打招呼:“船长好!”而郭罗恩每次都会先笑笑,然后严肃地说:“一切行动听船长指挥,在船上要注意安全,不许打闹!”

孩子的安全,是他最担心的。水库最深处40多米,平均深度20米,在水库开船,虽然不比大江大海,却也有风险。一次,水面突然起了大雾,郭罗恩只能慢慢摸索前进,“当时紧张到心脏都要跳出来,生怕出事”。

为了不耽误孩子们上学,郭罗恩索性住进水库管理处的宿舍,一个月回家两三次,家里的事全交给妻子打理,小外孙都不记得外公的模样了。

从40岁到55岁,郭罗恩驾驶渡船,将自己生命中美好的时光献给了这片水域和这里的孩子,为此获评感动江西教育年度人物。“之前说自己是党员,有义务为人民服务。现在我得到了那么多荣誉,更应该努力工作,尽心尽责。”说这话的郭罗恩一脸认真。

“50后”宿管员:18万字写校园

本报记者 蒋亦丰 通讯员 陈婧

劳动者感言:各个岗位上都有认真工作的劳动者,我是其中一员。

刘诗晖,浙江工业大学屏峰校区学生公寓东18的宿管大叔。“50后”的他在社交平台上,写下累计超过18万字的日记,这让他成了校园里的网络红人。

来到浙江工业大学之前,刘诗晖是江西吉安村镇里的一名教书匠。2008年,小儿子考上浙江工业大学的研究生,为了能与儿子离得近一点,夫妻俩先后来杭州打工伴读。机缘巧合下,刘诗晖夫妇干脆在浙江工业大学“定居”下来,一个做保洁员,一个做宿管员。

宿管员的工作是干一天休一天,值班那天需要24小时在岗,因此在值班室的24小时里,刘诗晖需要照顾楼内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一次,楼里一名同学因为打篮球扭伤脚,很严重,如果恢复不好就要面临休学一年。”刘诗晖知道后,每天和妻子用家乡的特制药酒帮他上药、按摩,治疗持续了整整一个月,那名同学也因此恢复很快。

40多年的乡村教师教学经历让刘诗晖喜欢与同学们朝夕相处。在帮助这些大学生的同时,刘诗晖也时常会有些小感触。有年冬季考试周结束,一名学生为了赶清早5点的低价飞机回老家,约了凌晨3点的网约车。这名学生腿脚不便,刘诗晖为了帮他搬行李,怕自己睡过头,硬是撑着一夜没睡。

看着校园路灯下,这个学生吃力地走上车,刘诗晖心情复杂,当天就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写下一篇名为《校园路灯照亮学子回家的路》的长日记。刘诗晖每一两天便会在朋友圈里有感而发,工作3年下来,朋友圈日记已经超过18万字。

“随便写写,就当给生活加点料。”刘诗晖用自己敏锐的触角探索生活的同时,还将积极快乐的生活态度带给了他身边的人。

《中国教育报》2019年05月01日第4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