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李伟:托起农村孩子的未来

发布时间:2022-12-14 作者:吕文豪 来源: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而乡村教师是农村学生睁眼看外部世界的“第一面镜子”,是孩子们眼中永远的“指路明灯”。

有这样一位教师,从农村走向城市,又从城市回到乡村,躬耕教坛24年;从一名普通的师范生成长为四川省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四川省特级教师,并先后获得国家级专利6项,20多篇成果论文在国家、省市级竞赛中获奖。他就是成都市蒲江县文靖学校的教师李伟。

image.png

成都市蒲江县文靖学校教师李伟

从乡村走向城市

1998年,18岁的李伟分配到了蒲江县最偏远的农村学校,在那里,他开始了自己的村小教师生涯。一位农村教师,究竟应该要有什么样的追求和理想,该拿什么来证明农村教师的追求呢?李伟开始思考起自己的教师生涯

2004蒲江县第一间计算机教室落户甘溪学校,校长把教学重担交给了李伟。没有指导老师,没有相应的书籍,没有教案,甚至李伟自己也完全不懂计算机,如何教学成了他面临的第一个难题。

那段时间,不管是学校还是主管部门组织的信息技术培训他都会积极参加。周末,他赶车到成都,从书店买回来各类专业书籍学习;不上课的时候,他一直研究教学方法,不断提高专业技能。

当自己的第一台计算机在手中“寿终正寝时”,他的信息技术教学成绩从学校第一名走到了全县第一名,应用管理也多次在全县评比中荣获一等奖,他还被评为了成都市优秀管理员。此后,李伟也迅速从市级骨干教师晋升到省级骨干教师,后来又被遴选为四川省信息技术教学名师,教学成绩也从全县一等奖到全市一等奖,从全市一等奖到全国一等奖……

2012年,李伟被调至成都市区的学校任教,全新的教学环境和条件让他充满了激情,李伟开始从单纯的学科教学研究向多学科融合展开探索,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迅速成长为四川省教学名师、四川省优秀科技辅导员。

但是,那个疑问一直萦绕在他的耳畔,不断拨动着他人生价值的心弦。于是,在质疑与不解声中,毅然回到了蒲江县,决心要用自己行动来回答。

从城市回到乡村

回到蒲江县后,李伟开始潜下心来研究,并结合学生的实情,率先将STEAM教育引进课堂教学中。

此后几年,他的课堂教学成都市一等奖走向全国,并受邀做全国优质公开课展示;他带领着农村学校的学生在科创3D大赛中获得了四川省特等奖,并在全省作交流汇报;学生的6项创造发明获得了国家专利,受邀到北京参加全国青少年21世纪技能大赛,并取得全国一等奖的好成绩;李伟也被评为教育影响城市年度人物。

而在教育技术促进教学变革的探索中,李伟更是带领着团队积极研究,不断取得丰硕的成果。2015年,李伟所在的学校受邀作为农村学校代表亮相国际论坛,并作专题交流汇报;研究的课题“农村小学生数字成长记录袋”获得了成都市教学科研成果一等奖,并受邀到东北师大国际农村教育论坛做专题交流……2019年,李伟被四川省教育厅评选为教育改革创新先进人物。

image.png

李伟为学生上课

“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尤其是基础教育,更是需要精雕细琢。未来,我们将结合劳动教育、综合实践教育、信息科技等多学科教育,开发一系列的教材、案例、资源,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引领作用,全面落实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谈及今后的目标,李伟表示,作为一名小学教师,他还想涉猎更多的多学科知识,找到学科知识的融汇点,尽可能成为一名“全科”教师。

乡村要振兴,离不开乡村教育的振兴。正是一大批像李伟一样“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教师,扎根基层,滋润着乡村教育的沃土,开阔了乡村学生的视野。正如李伟找到那个问题的答案,“每一个农村教师,之所以甘于平凡,只是为了让每个农村孩子都可以和城市里的孩子站在一起。”(吕文豪)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