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烈们为之牺牲的大地就在我的脚下,我一定会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近日,原创思政剧《砺器·铸丰碑》首演在辽宁工业大学礼堂举行,千余师生跟随剧情走进了辽宁锦州这座浸染着先烈热血的英雄城市,深刻感悟深入骨血的红色基因。
演出现场
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学校深挖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以解放战争转折地的红色历史资源入手,打造了这部高扬主旋律的原创思政剧。
来自全校各学院的120余名学生经过两个多月紧锣密鼓的筹备,精心创排超过160个小时,以三段真实历史再现辽沈战役硝烟弥漫的战场。《3005次列车》《浴血配水池》《梁士英》三幕剧,将解放战争的历史、城市的历史、学校的历史巧妙地融合,以舞台做课堂、用学生做演员,构建“专业知识传授+舞台表演”的思政大剧,让青年学子在学习领会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中汲取奋进力量,切实感受红色江山来之不易,守好江山责任重大。
一段段催人泪下、穿越时空的对话,为观众带来了“震撼”之感,“从入学教育就听老师说我校是建立在战斗遗址上的大学,但我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沉浸在这种红色血液沸腾的激动情绪之中。”看完思政剧的学生表示。
据主创人员介绍,演员都是没有表演基础的学生和教师,但他们全情投入,通过质朴有力的表演,带领观众跟随剧情和人物的命运穿过“枪林弹雨”,实现了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相结合。
辽宁工业大学党委书记钱英伟表示,学校坐落在锦州以英雄命名的士英街,毗邻配水池战斗遗址。建校72年来,学校始终传承着配水池战斗的革命精神这一特有的红色根脉,将其与“砺器悟道”的校训精神相结合,使之成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源头活水”,实现红色教育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覆盖,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形成具有辽工大特色的思政教育品牌,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着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李文君 杨霖 李刚 崔玉震)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