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减”政策对学校作业管理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强调“提高作业设计质量”,“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2021年底北京市朝阳区开展“科技赋能促‘双减’行动”,通过数字化、智能化引擎,依托区域优质资源供给,助力提升作业设计与作业管理水平、提升学校动能、教师动力,为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提供了有效路径,
一、整体情况概述
朝阳区2021年寒假启动了8所学校试点工作。2022年在首期试点基础上,扩大到30所学校,在课前备课、课中讲评、课后分层作业、学生个性化辅导、教师教研等场景,探索了典型应用模式;在作文AI批改、英语阅读AI纠音、单元测试以及个性化作业等方面也进行了创新实践。
2023年项目持续深化应用,覆盖全区70所学校千余名教师,在4万余名学生中常态化应用。
二、作业应用情况
(一)教辅资源数字化,形成朝阳区本作业资源库
本项目将朝阳区级统一学科教辅《新目标检测》数字化,形成区级共享作业资源库,教师可查找、筛选、改编题目,高效设计作业;同时,对作业资源进行多维度标签标注,与学科知识图谱智能关联,实现题目资源结构化、智能化管理,为个性化作业设计、精准学情分析、资源智能推荐等智能化应用提供支撑。
(二)作业设计与分析,让朝阳作业减“量”提“质”
系统实现统一作业、分层作业、个性化作业设计。利用教师人工智能助手,为教师智能推荐匹配教学进度与学生学情的题目,推荐相似题、变式题,并结合题目难度、练习大数据与学情分析,由系统预估学生作业完成时间,平台有超时预警提示,控制作业总量。减“量”提“质”,充分发挥作业设计的价值导向,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多样化作业。
(三)在不改变学生纸质作答习惯下,进行作业数据采集
朝阳区在不改变学生纸质作业作答习惯的前提下,对学生作业进行采集。一种方式采用智能作业采集终端,学生完成纸质作业,填写班级、姓名、学号、作答时长等信息。将作业放在采集终端上,点击屏幕,即可完成班级数据的批量采集,省时高效。另一种方式是手机采集模式,通过手机小程序端,整页拍照上传提交作业。系统自动识别,及时反馈作业批阅结果,提供对应的题目解析和讲解视频,错题自动收录等。
(四)作业智能批改,作业数据及时反馈学生
朝阳区通过智能作业采集终端将作业扫描采集,AI批改功能可以对选择、判断、阅读理解等客观题型进行自动批改,同时也支持中英文作文的批改,支持留痕打印;同时,也支持教师通过网页端或手机端,查看作业提交名单和批改任务。进入批改页面后,教师可以查看学生原始作答、题目答案,提供多种作业批改工具,满足教师批改需求,批改结果实时同步到学生端。全面提升作业批改效率和准确度,大大减轻教师作业批改负担。
(五)作业课上精准讲评,助力朝阳老师精准教学
朝阳区教师在作业的应用中,都会使用课上精准讲评的功能,为老师提供讲评工具。系统支持教师一键进行课堂作业讲评,展示学生典型作答,查看每道题目学生的作答情况、正确和错误学生名单。也支持教师快速定位班级共性错题,让老师手动标记优秀案例和典型错误的标签。系统也会为每道题目智能推荐相似题,让学生可以举一反三强化练习。
(六)多维度学情分析,提升了朝阳区作业治理效能
精准的大数据分析,能帮助教师了解班级及每个学生的学情,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也能实现区域作业的监管、治理,以及作业的诊断和教研。为朝阳区的学校、老师和家长提供作业数据监测系统,系统自动生成单次作业分析报告,为教师实时反馈单次作业的数据分析结果,节省教师大量统计、分析的时间,使学情分析日常化,为优化作业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七)作业AI智能答疑,帮助朝阳学生个性化提升
基于每次学生作业学情,为学生定制个性化作业。教师或家长可以下载打印,帮助学生进行针对练习,摆脱题海。基于学生的作业数据,形成学生的个人知识图谱,基于知识图谱和算法,依照学生个人的能力水平出难易度适中的题目。
朝阳区作业项目,以减轻师生负担、提升教育质量为核心,将知识图谱、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与学生日常作业深度融合,以作业数据赋能教学各个环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方案及答疑服务,为教师提供数据驱动的作业设计优化和精准教学服务,为区域及学校提供作业数智化治理服务。打造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高质量作业服务体系,对作业内容及作业管理全流程进行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对于作业项目的开展具有一定的示范引领作用。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