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多依树明德小学举行了一场原创主题科学剧《科学少年成长记》的演出,以其独特的创意和生动的表演,向师生展现了科学的魅力。
据了解,这次科学教育活动是由“科学种子”培训计划举办的活动。该培训计划由中信集团主办,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北京新英才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单位承办。该计划主要以多依树明德小学为试点,通过科学课、科学剧、科学活动、科学夏令营等多种形式,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打造科学教育的典型案例,并辐射至元阳县内多所学校,推动全县科学教育水平的全面提升。
据了解,此次中信集团对元阳县开展的帮扶项目中的科学课程包括酸碱变色、大气压奥秘、昆虫结构等知识点,涵盖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技术工程等知识领域,共计90节课程、500余份科学课程材料包,采用双师课堂的授课形式,从3月开始至本学期末,为学生们提供16次沉浸式科学课程体验。
在《科学少年成长记》科学剧中,多依树明德小学教师通过一系列科学实验与装置,如弹射器、烟雾发生器、动滑轮、千斤顶和钻木取火等,向师生展示了科学的神奇力量。
师生一起演示钻木取火
在互动环节,学生们化身科学小勇士,在教师的带领下,兴致盎然地参与到科学实验中,比如运用动滑轮和千斤顶相互协作的功能,成功翻越“雪山”;在解决跨越“草地”期间的喝水难题时,他们发挥创意,用2米长的吸管和净水装置解决了饮水问题;在面对“敌人”的封锁线时,他们巧妙地利用抛石机和烟雾发生器制造烟雾,成功突破障碍;在野外生存挑战中,他们运用钻木取火原理点燃篝火来取暖;他们还利用发电机和发报机解决了通信问题……
学校支教教师陈奕嘉谈到,这次在明德小学开展的科学剧展演活动,通过生动有趣的剧情和形象直观的演绎,让枯燥的科学定理变得通俗灵动,对于教师日后的科学课教学有方向性的指导意义,“本次活动引导科学课从讲科学变成了做中学、学中做,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的科学兴趣,同时也提升了教学效果。”
多依树明德小学校长杨成建表示,学校在上科学课时,使用帮扶项目为每位学生提供的科学实验材料,受到学生们的欢迎,他们在课上特别专注,在动手实验环节也特别投入,“学生们在收获科学知识的同时,了解了科学方法,培养了科学精神。”
据了解,中信集团自1992年开始对元阳县进行定点帮扶。1993年,中信集团在元阳县设立中信奖助学金,全县共有上万名学生从中受益,多依树明德小学很多教师也曾获得该助学金的帮助。2023年,中信集团在元阳县开展了“融情夏令营”活动,组织了该县的24名师生到北京研学,为当地的乡村振兴与教育帮扶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晓宇)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