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天水市进一步补齐短板弱项

激发区域教育发展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4-05-24 作者:杨瑞峰 来源:中国教育报

区域简况

天水市是甘肃省人口大市之一,教育体量大、学校布点多。区域紧紧围绕建设教育强国目标,着力转变发展理念,抢抓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机遇,聚焦全省教育“三区一院”发展思路,全面推进各项改革重点任务落实落细,进一步补齐短板弱项,优化布局调整,有效盘活资源,激发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夯基础,提升教育发展能力

天水市委、市政府优先规划、优先投入、优先配置资源,尤其加快“建宿舍、扩食堂、增学位、改厕所”项目实施。仅2023年,全市共筹措各级各类教育项目资金9.68亿元,其中实施省、市民生实事项目147个,投入资金4.18亿元,共新建教师周转宿舍171套,增加学位1.78万个,新建改扩建食堂80个,新建改扩建厕所项目43个。树立完善学校服务功能的建设理念,新建成的张家川县实验中学按中式庭院理念设计,由6栋教学楼、一座标准化体育场和室内体育馆组成,各种功能教室应有尽有,还有可满足3000名师生就餐的餐厅以及独立的教师公寓楼,设施设备配置达到了高标准、信息化、现代化水平,满足了城镇化进程和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

在充分考虑城市更新、人口规模变化、学位指标预测、学生规模预测等动态变化要素的基础上,我们对两区中心城区13个片区的教育设施作出了布局专项规划,按照短、中、长期分步实施,惠及百姓。

坚持“一县一案、一校一策”,我们制定切实可行的扩容方案,挖掘学位潜力,提前做好扩容的准备。实施好县域高中振兴工程,落实县级投入,积极争取奖补资金,深入推进建设方案实施。同时新建和改扩建一批城镇优质学校和寄宿制学校,稳步扩大城镇学前教育资源,项目资金安排向城镇公办园倾斜,促进县域办学水平和育人质量整体提升。

出举措,开辟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赛道

我们紧扣“公平”“质量”分类施策,一体化推进各学段教育改革发展。

通过数年努力,建设了一批具有科技、人文、外语、体育、艺术等特色的普通高中,鼓励高中学校创造条件开设小语种课程,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和发展需求。加强新高考备考,各县区、各学校制定有针对性的复习备考策略,“一人一案”精准施策,扎实做好学生选课走班工作,加强学生生涯规划指导,做实综合素质评价,高考质量稳步提升。

区域联盟办学已形成区域内教育发展的“拳头”优势。2023年,市教育局合理谋划安排县域联盟组建,分学段、分区域构建教育共同体,打造全市基础教育发展的新引擎。由天水市第一中学、天水市逸夫实验中学、天水市实验小学、天水市幼儿园牵头分别组建全市普通高中、初中、小学、学前教育联盟,实行“1+7+N”的模式;各县区组织区域内学校开展好“强队伍、强教研、强文化、强竞赛”的“四强”活动,带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提升办学质量。目前,全市已组建207个多元化、广覆盖的教育联盟,参与学校715所,构建起城乡、县际、校际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采取“多校合并”“迁转寄宿制学校”等办法,开展“园区+走教”“互联网+走教”活动,加强学校特色社团建设,全力打造高效课堂,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加大公办园扩容提质,积极探索“1+N”新模式(1所城区优质幼儿园+N所乡镇中心幼儿园),探索推进乡村“3+2”幼小一体五年制办学模式(幼儿园3年加小学一、二年级2年),实现普惠性资源全覆盖。

破难题,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把人民群众的收获感、幸福感作为检验教育事业发展的“刻度尺”,我们深入推进教育改革,凝聚支持教育发展的强大合力。

持续落实好课后服务经费财政补助;严格落实义务教育“两个只增不减”的硬性要求;进一步完善普通高中建设经费投入机制;严格落实“不足100人的乡村小规模学校按照100人核定公用经费和对寄宿制学校按寄宿生年生均200元标准增加公用经费”的政策要求;用好中央和省级支持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建立健全多种渠道筹措经费的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学校公用经费保证用在教师培训、学生资助、教学改革、学位资源拓展等方面,切实提高使用绩效。

各县区严格把住校长考察、选任、培养、使用等各环节,着力培养一批敢于担当、善抓管理、精通业务的好校长。市教育局打出一套名校孵化、返聘退休、挂职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校长培养“组合拳”,基层中青年干部到市教育局机关进行至少1年的跟岗实践,近3年已有60名干部跟岗实践,其中11人被提拔到学校领导岗位,全市跨校、跨学区交流轮岗的校长达到1000余人次。

常态化开展区域、网络和校本教研,仅2023年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就组织718批次共6666人次教师赴市外学校观摩交流;纵深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持续完善天水智慧教育平台、天水云教育平台两个平台的建设,实现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线上教学资源的互动共享。市、县两级教育行政督导部门制定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特殊教育四个评价指南,将办学质量评价结果纳入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考核内容,努力破解制约教育改革发展的瓶颈,从而激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活力。

(作者系甘肃省天水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中国教育报》2024年05月24日第9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