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4”数字督导评价机制指实施“三化协同”、搭建“三大平台”、聚焦“四大支撑”,全面打造教育督导的数字基座,助力教育督导理念、逻辑、技术、应用全方位的数字化变革。
实施“三化协同”,推动督导逻辑从单向走向闭环
聚焦督导方式的科学化、流程的规范化、评价的多元化,制定《重庆高新区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具体实施方案》,探索督导评估全流程数字管理,构建“人的智慧化、技术的智能化、生态的协同化”高度统一的数字督导全新生态。开展督学数字化能力提升培训3期,全面提升督学队伍数字素养。运用数字技术建立标准化教育督导指标库,将督导流程简化为“在线评分—获奖申报—在线评价—结果反馈—问题整改—报告回复”6个环节,学校主动申请督导、主动提交材料,打破传统督导由上至下的单向压力,促进办学督导评价形成闭环,构建多部门协同、多场域共治的数字督导新生态,为评价改革落实提供制度基础。
搭建“三大平台”,实现督导方式从经验走向实证
投入3000余万元,打造“1+4+N”智慧教育云平台,在云平台内集成3个数字督导平台,用海量数据信息为教育督导提供科学证据和精准支撑。
一是数据收集平台。将日常督导需要的110余类材料、数据、指标汇总为云端信息库,以“文字+数据+图片+视频”作为主要信息源,与智慧教育平台链接,方便填报调取。设置“专项+定期”提醒功能,提醒学校在开学、期末、年终等督导节点以及日常及时更新数据信息,平台上线以来已收集督导数据1.3万余条,无纸化率达92%,大大节约督导资料制作及存储成本。
二是智能分析平台。实施“AI初诊—督学复诊—专家问诊”的督导评价方式,平台集成重庆市智慧教育平台、现代学校管理、校园安全监管等系统平台数据,采用AI智能技术,将学校提交数据与评价标准、行业水准进行对比,生成总体性督导报告;采集不同阶段的数据样本,形成发展性督导报告,由督学结合入校实地现场查看情况复盘,向学校反馈综合性督导报告。邀请全国全市名校长、名师专家组成23人线上督导顾问团,将评价报告推送专家研判、给出科学建议,实现督导“结果评价”到“过程评价”再到“综合评价”的系统转变。
三是整改反馈平台。坚持问题导向,利用平台反馈督导情况、提出整改时限,要求限期整改,超期未整改的在平台集体公示,纳入督导考核重要指标,促进学校办学行为改进变被动为主动,由整改到生成,打通督导评价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最后一公里”。督导平台上线以来,整改的精准性、时效性大大提升。
聚焦“四大支撑”,促进督导覆盖从末端走向全程
一是促进“精准、高效”的教。结合重庆高新区“新智慧教育”五学课堂新模式,实施“问题引学、情境创学、活动互学、评价优学、数字助学”五大策略,建立“目标精准度、方法适切度、思维活跃度、数字融合度、效果达成度”五度评教指标,开展课堂教学创新实验。通过各指标的关联性分析,找出课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生长点”,帮助教师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
二是促进“自主、个性”的学。聚焦五学课堂“学为中心、素养导向”,基于线上+线下的学习行为观察和学习数据采集,通过“学情数据、互动数据、作业数据、情感数据、发展数据”,准确了解、科学分析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学习效果,为学生学习进行画像,形成每名学生独特的“最近发展区”,促进学生个性学习,“五据评学”功能上线以来,培优补差、分层教学效率大大提升。
三是促进“集约、融通”的治。聚焦学校办学行为、教师队伍、安全管理、心理预防、招生宣传等关键督导领域,与公安监管平台、教师教育平台、招生服务平台、融媒体平台等连通接入,实现信息互通、数据共享。督导人员可随时调取校园周边及食堂等关键区域摄像画面,对学校安全进行实时督导;在招生工作期间通过智能分析生源数据,判断学校优质均衡发展状况及生源巩固情况,进行有效调控,避免大班额、生源流失等问题。将上述领域督导细化为“五星”雷达图,帮助学校补短板,强弱项。
四是促进“多元、智能”的评。积极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和“双减”的有关要求,将常规质量监测拓展为全面质量、课业负担和学生发展三类监测方式。结合市、区两级要求实施“学业+素养”全面质量监测,设计科学维度、实施规范流程、采集真实数据,促进学校改进教学方式;通过大数据对学校布置的课业任务、作业难度、题型分布、完成情况等进行分析,有效监测学生学业负担,营造良好学习生态;开展“学习力发展测评”,关注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自主个性发展。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