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湖南省株洲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品味教学” 提升区域教学品质的有效行动

发布时间:2024-07-08 来源:中国教育报客户端

中国教育报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案例展示专题

《区域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品质提升行动研究》是由湖南省株洲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英语教研员易爱平所主持的湖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课题批准号为XJK22CJC027)。课题立项后,课题组开展了相关的文献研究、调查和主题研讨活动,并取得了很有实效的研究成果。

形成的有关课堂教学品质的认识与重要观点

提升课堂教学品质是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课堂教学品质的提升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前提,它不仅关注教学的质量,更关注质量提升过程的品位以及人的发展和价值意义,是课堂教学更高层次目标的追寻与实现。

课堂教学品质既是对课堂教学活动的目标完成情况和完成质量的考量,也是对课堂教学这一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反映出的活动品格与品性优良与否的评判。

课堂教学品质是教学这一过程性的课堂事件及其过程所呈现出的特征,是课堂教学的品格与品位,质量与特质的综合表现,具体是指在课堂教学的价值、目标、内容、活动、过程、方式、情境、技术、评价等方面所体现出的特征。虽然课堂教学的优良特质不胜枚举,但通过对课堂教学品质的本质解析,课题组提炼并本土建构了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八个关键特征属性

1720509662608.png

课堂教学品质内涵“树阳”图

课堂教学品质的八个要素各自独立,对课堂教学的指定方面产生影响;但又相互关联,共同促进课堂教学的提升与发展。其中,育人性是课堂教学的引领性品质,“暖阳”为课堂教学之树指引了生长方向并为其生长提供催化。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根源性品质,只有具备有效性的课堂教学才能扎稳根基,枝繁叶茂。思维性、整合性、科学性、真实性、实践性和多元性品质,是课堂教学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树冠为课堂教学的发展提供能量支持。

构建了契合株洲本土实际的小学英语品质课堂的思想内涵、教学理念和模式

区域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品质提升行动研究从区域的视角对小学英语品质课堂内涵进行了本土建构,形成了切合区域实际的课堂教学理念框架和教学组织模式,为解决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突出问题的参考思路和可行方案,回应了教学改革的时代要求。

一是提炼了区域小学英语品质课堂的思想内涵。

小学英语品质课堂是具有教育涵养和品位的课堂,在课堂的价值取向、目标、方式和实施方面表现出更宽广的视野、更高远的站位和更深邃的思想内涵。首先,课堂要体现育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次,课堂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标。通过激发学生的深层学习动机,引导学生经历深切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多角度,深层次思考,表达内心深层的真实情感,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第三,课堂应秉持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教学方式,突出实践性,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运用中解决问题、表达思想和情感。第四,课堂实施应体现科学性。课堂要坚持把不同民族的、正确的东西教给学生,培养学生求真、探索真理的精神品质。在实施过程中要遵循规律,要按照知识的内在逻辑、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认知的规律,围绕主题或主线,有逻辑、有层次地开展教学。

二是概括了区域小学英语品质课堂的特征要素。

区域小学英语品质课堂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发展核心素养为根本目标,以主题为统领,以情境为依托,以活动为途径,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为核心,以技术为支撑,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体验、情感和态度。区域小学英语品质课堂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特征要素包括五个方面:主题(Theme)、活动(Activity)、情境(Situation)、思维(Thinking)、情感(Emotion),用英语中的一个单词来概括那就是:TASTE

三是构建了提升区域小学英语课堂品质的教学组织模式。

课题组以Bloom的“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创造”认知水平六个层次作指导,依据英语活动观的学习理解、实践应用、创新迁移的逻辑层次,构建了区域小学英语品质课堂的操作程序-BEAUT。具体包括五个具体的教学步骤:激活(Brainstorming)、感知(Experiencing)、理解(Appreciating)、应用(Using)、迁移(Transferring)。

提炼了提升区域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品质,构建品质课堂的教学策略

课题组认为,区域小学英语品质课堂的构建应以落实立德树人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以大观念为统领,整合教学资源,整体设计课堂的教学目标、活动和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探究性、情境性和逻辑性。在具体的构建过程中,可以运用统领、整合、联结、创境、回应等策略,提升课堂教学的品质。

一是统领策略统领策略的应用可以提高课堂设计的整体性和方向性,教师可以利用目标、主题、任务、主情境四个方面思考如何统领课堂。

以大目标统领。区域小学英语品质课堂要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作为课堂教学的大目标,统领课堂教学的所有教学活动和过程,为课堂教学指明方向,提升课堂的教育涵养和格局。

以大主题为统领。区域小学英语品质课堂坚持以大主题为统领,引导学生在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过程中,提升课堂教学的整体性和逻辑性。

以大任务为统领。区域小学英语品质课堂积极推行任务型教学,鼓励学生用英语做事发展语言能力。教师以大任务为统领,根据大任务的特点,把大任务细化、分解成为几个连贯的子任务,提升课堂的逻辑层次性。

以大语境为统领。在区域小学英语品质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一个大的情境串联整个教学过程的所创设的小情境,这个大的情境形成课堂教学的情境主线,从而使教学过程整体性衔接更合理、自然、流畅,更好地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二是整合策略整合策略着眼于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发展,围绕学科核心素养来整合教学目标,围绕核心知识来整合学科教学内容。

整合教学目标。区域小学英语品质课堂的教学目标是着眼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从核心素养的维度设计课堂的培养目标,克服教学目标设计过程中所出现的片面性和单一性。通过整合目标,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的方向。

整合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整合是为了让课堂更具有针对性。教材只是给教师提供了开展教学的素材,所提供的素材内容、难度等不一定完全适合具体的某一个班级的学生,因此,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处理教材,整合教学内容。

整合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整合是让课堂具有逻辑层次。区域小学英语品质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是以本杰明·布鲁姆(Benjamin Bloom)的“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创造”认知水平六个层次作指导,依据英语活动观的学习理解、实践应用、创新迁移的逻辑层次,按照区域小学英语品质课堂的实施程序BEAUT模式:激活(Brainstorming)、感知(Experiencing)、理解(Appreciating)、应用(Using)、迁移(Transferring),整体设计教学过程。

整合人物关系。教师通过分析教学素材中的人物关系,理清人物之间的关联。通过整合,构建相互关联的人物链,构建相对完整的教学活动链,提高区域小学英语品质课堂的整体感和连贯性。

三是联结策略联结是学生在对所关注的新知识进行深度加工过程中,建立起已有知识经验与新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联结策略主要运用在课堂的激活环节。在这个环节,教师通过一定的途径,帮助学生熟悉要学习的话题和内容,根据新的知识内容,激活学生的已有的背景经验与语言知识,建立新旧知识和已有经验的联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四是创境策略要丰富区域小学英语品质课堂的涵养,必须通过创设真实而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促进学生在相对真实的情境中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区域小学英语品质课堂的情境创设主要包括:导入语境、衔接语境、探究语境、拓展语境四个方面。

五是回应策略在区域小学英语品质课堂构建中,通过建立书本知识和外部世界的内在联系,尤其在应用和迁移环节,要设计回应外部世界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实现与教学文本回应、与生活回应、与自然与世界回应、与文化和思想回应,让学生不仅获得有关世界的知识,还让学生通过认识客观世界,建立与客观世界的意义联结,实现自我确认与提升。

六是分层策略学生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个体间的差异性要求在“品味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因此,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