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是湖北省教育厅遴选确定的湖北省第一批“国培计划”项目县。罗田县利用项目县契机,以教师为核心、以校本研修为基础、以网络研修社区为平台、以本地培训团队为引领,将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集中培训、高端研修、省级送教到县、名师培养、教研员培训、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县级送教下乡培训等项目有机整合,构建了县域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提高了县域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
教师在该体系中是核心,教师专业精神和专业素质发展是体系构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建社区,强整合,片区协同提升教师研修力
依托远程培训机构和学校网络平台,为每位教师开通了个人研修工作室,为每个教研员和教研组长建立了工作坊,为每所学校搭建了研修社区,并在此基础上整合形成了全县的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同一所学校或同一个乡镇不同学科的所有教师,都进入研修中心和研修社区,突破时空限制、学科限制,在社区进行同区域、跨学科的横向研修。解决了以往教师在研修中单打独斗、散漫式聚会、缺乏有效的交流研讨平台等问题。
为了有序推进“国培计划”项目,县教育局组建了由8名县级管理员和26名校级管理员组成的全县管理系统。为了使教师在社区中进行真正、真实的研修,县教育局为每个乡镇和学校都组建一个管理团队,校长通过健全机制、行政管理、提供研修保障,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技术骨干负责社区网络平台运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解决设备和技术难题;学科骨干通过指导网络学习,规划实施校本研修,发挥学科专业引领作用。
这种以乡镇、学校为单位的横向研修,就是《乡村教师培训指南》中的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整体提升。
用好坊,强引领,混合研修提升学科专业力
依托县级学科坊和名师工作室,建立同学科、跨地域的纵向研修社区。研修社区由县教研员、一线名师、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组成110人的指导引领团队,实现纵向研修。团队中的教研员主要进行学科研修活动的规划组织和专业指导,解决研修无主题、无引领、不系统等问题;名师骨干主要通过送教下乡、结对帮扶、现场示范,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将青年教师放入这个团队之中,让他们通过培训、与名师交流和实际锻炼,加快成长步伐,成为储备力量。有效解决了学校社区的横向研修存在的低效、重复、高端引领不够和教师专业难以得到突破性发展等问题。
这种同学科、跨学校的纵向研修,实现了教师专业品质提升。
抓统筹,强措施,精准培训提升团队指导力
借助国培、省培,校园长培训,乡村教师访名校以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对横向团队的校长、技术骨干、学科骨干分层次培训,提高了他们的研修管理力和指导力;利用国培、省培、教研员培训、团队置换培训、名师培养工程、青年教师成长助力工程,对纵向引领团队的教研员、名师骨干和青年教师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活动策划力和专业影响力。
通过整合乡村教师培训指南的团队置换培训、乡村教师访名校和乡村校园长培训,提升了团队成员综合素质,解决了横向管理团队和纵向引领团队成员的现有能力难以有效深入推进研修、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等问题。
做示范,强研磨,逐级送教提升教学改进力
一是通过省级专家团队送教到县。省级幼教专家巡回讲学对纵向引领团队和一线教师进行现场示范和案例引领,让省级送教团队中的高端名师、特级教师与教师面对面交流和沟通,进行现场指导。
二是组织县级、乡镇级教师培训团队分学科送教下乡培训,组织纵向引领团队对省级送教到县培训进行跟进、指导、落实,开展实地指导、现场示范,确保成果落地。
搭平台,强资源,创新路径提升自主发展力
县域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还通过整合院校培训机构、网络培训机构的各种优质培训资源,分学段、分学科、分年级提供教学设计、PPT和课堂视频等教学资源,提供师德、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的专题讲座,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
为了促进送教下乡成果落地和培训效益最大化,罗田县利用远程培训机构平台,将送教下乡培训与网络研修有机结合,坚持每次送教下乡培训都同步进行同主题的网络研修,开展教师工作坊研修,交流体会和成果,实现教师共同提升。将送教下乡与网络研修实行捆绑考核,综合评价。
建机制,强保障,落实责任提升培训持续力
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的设计和构想,都离不开一个责任主体——县教育局。在县教育局统筹规划、精心组织、强力推进下,构建一个适合县域实际的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让这个体系成为一个磁场,吸引着教师自主参与,形成专业研修常态化。
罗田县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以乡村教师培训指南为指导,教师是核心,教师专业精神和专业素质发展是体系构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系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全覆盖,即为所有学段,学科教师整体进入;二是常态化,即教师为解决教育教学问题进行经常性的研修;三是可持续,即创新常态研修发展的持续力,实现教师研修能力、专业素养的螺旋式提升;四是深融合,即促使教师的研修与应用深度融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五是显个性,即根据教师个体需求设置不同层次的研修课程,彰显教师个性特质。
通过构建县域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建立了一个有效实施校本区域研修、推动研修常态化的工作机制;培养了一支推进常态化研修的管理、组织、指导队伍;培育了一批具有示范作用,引领校本研修活动有效开展的种子学校和示范学校;形成了一批有本地特色的研训主题及优质教学资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