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山东省首个高校基础教育集团——山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集团,正式成立。集团成立伊始便把目光更多投向乡村,截至2023年12月,集团合作学校达65所,其中90%是在乡村,集团为这些学校留下一支支“带不走的力量”:一套先进的教育理念;一套适合学校发展的管理模式;一支卓越的管理团队;一支优良的教师队伍;一套好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一套从这个学校孕育产生的文化理念;一种百炼成钢的文化品牌。
留下一套先进的教育理念
“教育就是服务”办学理念已镌刻在山东师大基础教育集团各直属学校师生心上,他们着眼于学生发展,秉持“学生不是管理对象,而是服务对象”的初心,无论是教师还是校长,都以学生为中心,遵循人的生命成长规律,办出了为人的生命成长服务的教育。
“专业尊重协作卓越”是山东师大基础教育集团多年办学总结提炼出的核心价值观。专业指教育教学的态度,尊重、协作是人际与组织协调的方式,而卓越则代表了追求事业的高度。山东师大基础教育集团由0到1,由1到n,实现了办学数量的飞跃,同时办学质量深得各地党委、政府和社会的好评,成为名副其实的“家门口”的好学校,均得益于专业的态度,尊重、协作的友好方式,以及迅速提升的教育教学质量。
送去一套好的管理模式
积极推行“矩阵式”管理。矩阵式管理即校部联动、融合发展、纵横交错、职责对接。矩阵式管理模式的推行,有效推动科层制结构向扁平化结构型转变,加强集团与校园区互动,更好发挥部门专业引领作用和服务保障职能,学校主观能动性得到极大激发,有效提高了各直属学校管理效能。如用人机制,集团采取“集团聘、学校用”的方式开展新教师聘任,将教师由“学校人”变为“集团人”,根据学科、编制需求,灵活调配,有效盘活教师队伍资源。
有效推进民主管理模式。山东师大基础教育集团提出“人文素养、科学精神、民主意识、国际视野”育人目标,充分发挥党支部、群团、少先队、家委会等组织平台作用,通过党代会、教代会、团会、少代会、家长会广泛吸收教师、学生、家长意见建议,将建议转化为工作目标、任务和行动计划,极大调动教职员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责任意识担当意识,促进师生自主发展。
用“经营学校”替代“管理学校”。“管理学校”强调对学校内部业务的组织、计划、实施控制等环节,而“经营学校”就是运用市场机制对学校资源及智力成本等进行重组运营,通过公司化运作和服务化经营,形成学校建设、开发、管理新格局,实现学校的自我积累和自我增值。
留下一支卓越的管理团队
将集团的理念、文化和人文基因植入合作校,帮助学校孕育出一种自我生长力,培养一批管理人才,提高合作学校可持续性,是集团高质量均衡发展的初衷。集团合作办学的足迹已遍布山东省11个地市,为当地教育留下了一批专业管理队伍,延续集团办学生命力,持续支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培养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
“四联”模式助力教师专业成长。集团济南中心学校以“联学联教联研联考”“四联”为抓手推动了教师的快速成长。几年来,教师们从理论进入,又从实践中出来,行走在问题与出路的思考与研究之路上,他们已走出学校大门走向更广阔的外部世界舞台,成为集团文化传播的“最强音”。
团体教研新模式带动教师成长。集团直属青岛即墨实验学校破除教研走过场、形式化、同质化问题,研发LDC平台。LDC是Learning and Developing Community的缩写,意为“学习与发展共同体”,运作程序为“规划主题—营造氛围—分工协作—主题争鸣—评价激励”。该模式以教师团队学习、发展为目的,营造了人人参与、合作共赢、碰撞共生、激情飞扬的研讨氛围与环境,老师们在交流分享过程中开拓了思维,实现了理论认知、教学水平、管理能力的同步提高。
留下一套课程资源和教学模式
集团以国家课程体系为主体,开发形成“两类三维四有”健全人格课程体系,广泛指导和应用于各地学校课程建设。“两类”指课程体系框架,区分为基础型课程和拓展型课程;“三维”是学生完整素养三个维度——文化性,个性,社会性;“四有”指集团育人目标,即人文素养、科学精神、民主意识、国际视野。依据集团课程框架,各地合作学校立足学生发展实际,推出了课程资源,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发展。
“教—学—评—管”一体化是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和教学经验而提出的一套指导中小学国家课程实施的“五位一体”策略。包括课程目标具体化、内容结构化、多元方式选择、嵌入式评价与整体性评价结合、教学监控与改进五要素,“学习主题—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学习活动—嵌入式评价—整体性评价”六环节,讲练型、探究型、技能型、实践型四课型,自主学习单、合作学习单、差异化作业单三载体。该策略实施已改变了合作学校课堂教学生态,生成了教学文化,实现了由教向学、由教的单一向学的多元、由知识碎片化向知识完整性转变;课堂由校内走向校外,教材由封闭走向开放,教学上升到教育。
留下一种精神气质
“有情有义地相处,有声有色地工作,有滋有味地生活”,是一种集团学校特有的“精气神”。进入到集团所属学校,到处感受到激情满满、斗志昂扬的精神状态,甘于奉献、情愿担当、锐意创新,早已成为教师们的价值坚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