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电子商务专业自2002年创办以来,对接黑龙江优质农产品“走出去”的人才需求,瞄准农村电商方向,培养了一大批“懂农业、有情怀、会策划、精运营、能管理、擅服务”的高素质农村电商人才。电子商务专业围绕教师岗位实践和社会服务能力不足、能力提升平台作用不强、路径不明、团队教改合力不强、考核评价机制不全等问题,探索出了一条校企“互聘互培、共建共育”的结构化团队建设模式,为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和经验。
2012年,电子商务专业与阿里巴巴(中国)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阿里”)合作,加入阿里的“鱼苗计划”“青橙计划”等师资培养计划,组织专职教师到阿里总部参加技能培训和企业跟岗实践,阿里派出兼职教师到校每年授课150学时,实施校企双导师混合式教学模式,专兼职教师优势互补,专职教师岗位实战能力和兼职教师教学能力同步得到提升。
2018年,校企共建“阿里农村电商产业学院”,成立“农村电商学徒制班”,遴选12个农产品电商企业项目入驻产业学院,专兼职教师和学生组建项目运营团队,真岗实做、产教融合。以当地三类特色农产品坚果、粮油、生鲜品类为例,基于网店“成立→成长→成熟”三阶段所需技能,重构农村电商特色的模块化核心课程,同步开发教材、视频等教学资源。校企混编的教学团队按技能专长分配模块化教学任务,协同实施多师共上一课的模块化教学与评价,持续提升教学效果和社会服务能力。产业学院成立以来,师生服务乡村300余个,孵化农村电商企业26家,助力销售农产品20万余吨,销售额超过8千余万元,技术服务到款额100余万元,培训农村电商社会人员2万余人次。
2019年,教学团队获首批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立项,加入国家级电子商务创新团队协作共同体,参加共同体举办的经验交流、集体备课、技能竞赛等活动;与省内相同专业领域的省级创新团队以及农村电商企业共建省级电子商务协作共同体,带领校级创新团队开展教师能力提升系列活动,形成国家、省、校三级电子商务专业领域的创新团队协作网络。辐射带动了89所院校、500余名教师。团队间互学互鉴,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协同推动专业教学改革和教师能力提升。
为了明确教师职业发展目标,激发教师自我提升的动力,电子商务专业为专兼职教师分别设计“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领军人才”“技术骨干→技能大师→产业导师→产业教授”四梯级成长路径。实施“导、带、赛、服、评”五项措施,互学互鉴,一体化协同提升育人能力。结合专业特色制定《电子商务专业教师能力标准》,以教师个人和团队为评价对象,从“师德师风、教育教学、岗位实践、教科研、社会服务”五个维度,实施“自我评价、学校评价、企业评价”,同步推进教师个人成长与团队建设。
2023年,团队以优秀的成绩通过首批全国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验收,专职教师获评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名师计划培养对象1人,全国课程思政名师2人;培育国家级大赛裁判3人,省级教学名师、高层次人才5人。兼职教师获聘产业导师8人、产业教授12人,双师比例为98.50%。
未来,电子商务教学团队将持续以培养农村电商高技能人才为目标,通过团队建设机制、模式、路径、平台的创新性探索实践,打造高水平、结构化农村电商教学创新团队,培养技艺精湛的良师金匠,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