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长江上游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论坛在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举行。来自国内高校、期刊杂志社的30多名专家学者参会。
本次会议由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主办,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江上游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联合承办。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徐继燕主持。
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洪光在致辞中表示,长江上游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的成立,不仅将有力提高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水平、增强学校的科研实力和影响力,更有利于强化对长江上游历史文化的发掘和阐释。
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洪光致辞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副所长杨伟兵在致辞中表示,长江上游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的成立,对于深入推进以巴蜀文化为代表的长江上游历史文化学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副所长杨伟兵致贺辞
会上,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洪光向研究中心第一批兼职专家颁发聘书,并与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蓝勇一起为长江上游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揭牌。
刘洪光(右)与蓝勇(左)为研究中心揭牌
在学术论坛主题报告环节,蓝勇以“彰显世界大河上游文明的特色 推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题,从全球比较视角阐述了中国川江流域历史文化的特色和重要地位。
在题为“略论长江上游支流历史文化的意义——兼谈《嘉陵江传》”的报告中,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马强从长江支流视角,阐释了长江上游历史文化研究内容的丰富性。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副所长杨伟兵教授作了“清末四川商业地理研究——以出产行销货物调查为中心”主题报告,展示了如何通过四川城乡市场和商业发展状况来推进长江上游经济史研究。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朱海滨在题为“长江流域:中华文明的半壁江山”报告中,对长江下游、中游、上游考古发掘成果与北方考古遗址遗迹进行比较,强调了长江流域对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性。
首届学术论坛以分论坛的形式展开,与会专家学者围绕“长江上游历史文化研究”主题进行了丰富而深入的分享与研讨。(作者单位系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