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以来,广西二轻技师学院作为广西唯一开设传统工艺美术专业的技工院校,探索与实践适合行业特点及人才成长规律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有文化、有匠心、有技艺、有创新”的“四有”人才培养理念,创新构建并实施“工学传习”人才培养模式,致力培养传统工艺传承创新人才。
聚焦传统工艺 直面人才培养困境
近年来,传统工艺行业面临机械化生产与智能制造的挑战,同时遭遇人才断层困境。如何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培养扎根传统文化、具备创新能力的技能人才,是职业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职业学校在传统工艺传承人才培养上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一是传统工艺人才培养跟不上行业发展需求,传承人才供需“不合拍”,这是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二是专业课程教学知识技艺与成果转化分割,“学做创”内容“不同频”。知识传授、技能实训及学习成果的转化不能同频共振,这是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三是技艺传承偏重实践应用而忽视匠心塑造,匠人精神培育“不入心”,这是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基于行业需求 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
学院传统工艺传承人才培养模式从无到有,从寂寂无闻到崭露头角,从单点切入到“岗课赛产教研创”多元融合的“工学传习”培养模式完整体系构建,经过了夯基起步期、方案构建期、培育实践期三个阶段,逐步形成了彰显学校特色、支撑全区传统工艺创新探索、契合全区工艺美术行业发展与国家传统工艺振兴需求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工学”,即以企业与学校为双元育人主体,将真实的工作项目转化为教学项目,将行业岗位工作内容与标准转化为教学内容与评价标准,将工作过程和学习过程融为一体,旨在培养技艺精湛、匠心独具的能工巧匠。“传习”,即知识、技能、态度养成与匠心塑造的教学过程与活动。“传”,突出强调行业技艺的一种历史传承关系;“习”,则强调学生对技艺的勤学苦练和对作品的精雕细琢。“工学传习”培养模式的核心,是将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任务,而后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乃至市场成果。
传统工艺传承人才“工学传习”培养模式进阶实施阶段
明确培养理念 锻造“匠心”和创新精神
聚焦工艺雕塑、艺术陶瓷两大传统工艺,学院会同企业实践专家研判并确立了新一代传统工艺传承人才培养目标,提出“四有七共”人才培养理念,即“有文化、有匠心、有技艺、有创新”“共办专业、共定人培、共建师资、共筑工坊、共构课程、共施教学、共促就业”,为传统工艺传承人才培养搭建产教研训创平台,促进实现学习任务与工作成果的转化。
传统工艺传承人才“工学传习”培养模式图
以“四有”人才培养理念为引领,创设校内外“工学传习”工作站,实施以项目为载体的“学做创”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专业教师与工艺美术大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在学生的传习过程中,强调作品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不断尝试创新的历程,是一个创造性的学习与制作过程。每一个完整的项目学习过程,即一个从构思到成果产出的“学、做、创”一体化教学实施过程。
“传文习智”伴随项目学习的始终,以项目所涵盖的理论知识、工艺文化及传统工艺发展各阶段社会背景为主线,贯穿每一个项目的教学全过程,旨在让学生理解作品的历史脉络与文化意义,促进其认知水平的提升。“传艺习行”以“模仿—练习”与“重构—超越”为主线,让学生在模仿与不断练习中传承传统工艺;同时,在不断重构中融入新的思想、新的审美,尝试新的工艺突破,直至内化为自身的技能,最终习得精湛技艺。进而,在教师与大师的身教下,逐渐通过外化的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与职业素养。
以“教师评价+大师评鉴”构筑学生知识学习、技能习得、作品创新及成果转化的评价模式,为“学做创”一体化教学质量提供保障。借助网络销售平台及自媒体营销传播手段,培养学生的宣传推广能力,促成学生作品转化为商品,为传统工艺传承与创新注入活力,激发传统工艺传承人才的内生动力。
同时学校通过形成“四匠传心”特色思政内容,使学生见人、见物、见事,留形铸魂,及建构“五式习道”匠人精神习得路径,让学生在全方位学习与浸润中领悟并践行工匠精神。如“五式”包括:“游戏式”,即开发传世国宝工艺精品拼图游戏等,引导学生体会古今工匠精湛技艺;“榜样式”,即讲授古今中外著名工匠学习传统工艺的传闻轶事,以生动鲜活的榜样,激发学生对匠人精神的立体化体验;“品鉴式”,即通过讨论、赏析各类传统工艺展览展评获奖作品,引导学生品味传承之精要与创新之精进;“行动式”,即通过每日课前齐声诵读“匠人须知”30条,课后及时完成工作场所的6S等行为规范,在潜移默化中形塑学生的精神与认知;“沉浸式”,即专业教师及行业大师在授课、传艺及带领学生创作过程中以身示范,让学生在工作情境中受到深度陶冶,筑牢“匠心”。
经过10年探索和实践,学院“工学传习”传统工艺传承人才培养模式弥补了原有培养模式重技轻德、重艺轻文、重传轻创的不足。同时,立足传统工艺的传承发展和新时代审美需求及发展趋向,引领学生既要循古传承,又要革故鼎新,充分凸显出强技能、能创新的职业教育“类型化”特征。
“工学传习”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中取得明显成效并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获得广泛肯定与认可,吸引了全国多所院校前来交流学习,并多次被主流媒体报道。学生参加各种国内外竞赛屡获佳绩,获得国际奖项、国家级奖项、省部级奖项共130余项。学校师生积极到全区大中小学开展技能展示、培训、学术交流等活动,受益人群逾万人。
学生在国际级、国家级及自治区级各类竞赛中成绩突出
学校工艺美术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8%,用人单位满意度超过97%;校企合作研发产品经济效益超过300万元;33名学生被自治区级工艺美术大师收为徒弟,157名学生进入行业就业或升学深造,成为广西传统工艺传承创新的新生力量。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