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与智能化浪潮的席卷下,商业生态正经历深刻变革,快速的数字化重构与智能化升级对商科人才素质提出了全新要求。江南大学商学院敏锐洞察这一趋势,立足长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的产业优势,以“价值塑心、实践砺行、创新领航”为核心举措,构建起一套贯穿大学本科教育全过程的“全链条式”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具有“高品格、高智识、高素养”的商科卓越人才,探索商科教育创新发展路径。
价值塑心:打造知识与品德协同培养的新范式
学院将价值观塑造视为人才培养基石,以“职业伦理+家国情怀”为核心理念,构建起“三改”模块化培养体系,从育人体系、育人方法、育人评价三个维度进行改革,打破课堂教学与现场实践之间的壁垒,推动课堂知识传授与学生价值观塑造的深度融合,促进学生品格的全面发展。
在课程建设方面,学院在夯实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上,将商业新伦理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体系。增设《数字经济治理》《数据资产管理》等前沿课程,引导学生深入剖析职业伦理道德、数据垄断、AI决策透明性等行业热点问题,思考技术应用中的道德边界,让伦理教育真正融入商科课程的每一个环节,成为课程的内在价值驱动,而非孤立的教学模块。
同时,学院积极整合社会资源,按照“一班一企”的模式,聘请了200余名企业高管担任“企业家辅导员”,全过程参与学生的价值观引导工作。“企业家辅导员实践育人共同体”项目成功入选2025年度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这一项目不仅在兄弟院校得到广泛推广应用,还吸引了众多高校同行前来交流考察,为高校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
此外,学院通过打造沉浸式实践育人场景,将党建工作与企业家精神有机融合,创新思政教育模式。学院主动与宁波银行无锡分行、华泰证券苏州分公司等行业公司开展党支部结对共建活动,努力搭建以党组织共建促进学生实践成长的新平台。依托“运河文化・青年说”“江南案例企业行”等特色项目,学院打造了一系列“行走课堂”,打破了传统思政教育的空间限制,让学生在实践中主动接受价值观的熏陶,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建构”的转变。
实践砺行:搭建学用融合的数智实践平台
学院以“双元协同+虚实融合”弥合学用鸿沟,构建了校企双主体管理、校企双主导培养、校企双衔接建设的“三双”双向赋能培养机制,实现学生学习兴趣与知识迭代的有机统一,促进学生智识的全面提升。
在顶层设计上,学院积极推动科创中心与校外联合实践基地的“双元协同”管理机制建设,鼓励企业深度参与课程设计和实训环节。通过“实境+实训+实践”的全流程培养,切实提升学生的实战能力。学院与远东控股集团、顺丰速运等行业领军企业共建联合培养班,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商业场景和实践机会。同时,学院还建设了100余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确保学生在课程实习和生产实习中能够接触到行业一线的实际问题,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教学内容的优化上,学院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提升为核心,打造了具有协同发展特色的实践教学新生态。通过举办“半月坛”讲座、江南案例谈、师生交流论坛等活动,学院将政府、企业等校外资源引入校园,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视野和丰富的学习资源。同时,通过组织社会实践、实习实训等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深入企业和社会,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近年来,学院共举办167期“半月坛”讲座,邀请60余名行业专家、创业校友和实训导师担任大学生创业导师和兼职指导教师;2024年,学院组织了“第五次无锡保定农村调查”等215场实践活动,为千余名学生提供了就业实习岗位,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为适应数智化时代的教学需求,学院积极开发数智化教学资源,通过“产学联动+数智赋能”双引擎驱动,构建了“认知-实训-实践-实战”螺旋式培养范式。目前,学院已形成数字工具应用课程26门、场景化实训课程23门、跨域协同课程1门、创新性实训课程31门,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数智化学习资源。
创新领航:构建激发创新潜能的教育生态
学院以“科教融合+前沿探索”为指引,搭建了融合培养方案、融合导师队伍、融合产学教育资源的“三融”跨界协同支撑平台,推动专业学习与科创竞赛的有机结合,实现教学模式与学生创新能力的深度耦合,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教学改革方面,学院积极推进教学供给侧改革,出台“课程组建设”“产教融合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方案,加强教师队伍的教研能力建设,将学科前沿知识及时引入课堂教学。自2018年以来,学院获批省部级教改项目20项、校级项目40项,获评教学竞赛奖12项,发表教改论文44篇,出版专业教材14部、学术专著55部。同时,学院根据不同专业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的共性特征,制定分年级的培养目标,构建了个性化、阶梯化的课程模块,将案例项目和实践训练融入人才培养方案,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为营造浓厚的科创氛围,学院加大专项经费投入,举办科创训练营、数学建模集训营等活动,为学生搭建创新实践平台。目前,学院年均有超过70%的本科生参与国家、省、校、院四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近5年来,学院学生在国家级竞赛中屡获佳绩,共获得最高奖64项、二等奖93项、三等奖58项。
此外,学院构建了覆盖学生成长全周期的领航责任体系,按照4:1的生师比例为各年级学生配备导师。新生导师侧重适应性培养,项目导师聚焦实践创新,学业导师实施精准帮扶,实现对学生从认知到实践、从学习到责任的全方位培养。
多年来,江南大学商学院通过持续探索和完善“全链条式”人才培养模式,成功实现了商科学生在通用能力、知识能力、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四个维度上的螺旋式提升。未来,学院将进一步完善“一个目标”“两类阵地”“三个抓手”“多维协同”的工作管理体系,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培养数智化时代的商科卓越人才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