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京举行,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荣膺“全国文明校园”。
近年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精神文明建设贯穿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用好体系化设计、项目化实施、常态化管理的“三化”联动机制,聚力实施“1235工程”,丰富文明校园建设内涵,大力推进文明校园创建工作走深走实。
“1235工程”体系图
“1235工程”:塑优文明创建内核
用好一个指导理论,构建文明创建新版图。学校聚焦“文明建设”质改螺旋,活学活用PDCA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按照“围绕目标定计划、依据计划定路径、紧扣路径定检查、瞄准检查定改进”的步骤,依托校区、社区、厂区、馆区、园区等多元文化“五区一体”育人平台,构建起“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文明传播”四位一体的标准健全、运行顺畅的文明建设体系。
抓好两个关键载体,探索文明创建新路径。学校坚持思想道德建设和群众性文明创建两个关键载体两手抓,一是立足主渠道,深耕思政课堂、创新课程思政,打通“双课协同”的全课程耦合育人机制,筑牢思想道德建设支撑;二是立足主阵地,深化活动引领、加强朋辈互助,打通“双措并举”的全方位常态育人机制,深化思想道德教育引导;三是立足主攻点,强化社会实践、优化志愿服务,打通“双化共融”的全体系实践育人机制,催化学生文明实践,推动思想道德实践养成。
守好三个创建主体,赋能文明创建新典范。学校聚力发挥领导班子、教师和学生的文明创建主体作用。一是围绕领导班子建设,立足顶层设计擘画文明校园创建“作战蓝图”;立足制度建设打造文明校园创建“四梁八柱”;立足自身建设担当文明校园创建主体责任。二是围绕师资队伍建设,立足师德建设—坚守师德第一标准;立足队伍建设——实施优师五项计划;立足监督评价——开展多维考评奖惩,打造了一支政治素质强、教育站位高、国际视野宽、“五术”要求精的师资团队。三是围绕学生文明素养提升,立足文明教育—打造微课堂,培育文明理念;立足文明引导——举办微活动,提升文明素质;立足文明实践——设立微实践,强化文明行为。常态化开展“文明实践·月月行”等活动,推进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新青年培育。
做优“五个一”成果,打造文明创建新品牌。学校凝练总结文明创建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在校级文明单位创建中率先采用“五个一”成果固化标准,即:凝练一个创建成果案例、培育一个文明示范典型、开展一个品牌志愿服务项目、打造一个“三全育人”特色活动、形成一个创建过程展示视频。通过边实践边总结,形成了“一院一品、一部门一特色”的文明创建品牌,有效推动学校文明创建品牌化建设、特色化发展、成果化展现。
擦亮“文明”名片:打造“六好”文明校园
近年来,学校以巩固和扩大全国文明单位创建成果、争创全国文明校园为抓手,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焦“思想道德建设好、领导班子建设好、师德师风建设好、校园文化建设好、校园环境建设好、阵地建设管理好”六个建设目标。以精神文明建设聚势夯基底,提升人才培养水平;聚力塑内核,推动学院改革发展;聚能提成效,增强办学综合实力,全面提升文明创建成效。
铸强思想引领力,立德树人育匠才。学校立德树人见行见效,学生在国家级技能大赛获奖218项,在国有大型企业、世界500强、国内100强企业就业率达到52%,培养出党的二十大代表、大国工匠、全国劳模、全国技术能手等名片学生279名。培育出全国高校思创发展中心、全国课程思政教研示范中心、教育部高校教师“领航工作站”建设试点院校、教育部职业学校思政课建设协作组牵头单位、全国职业院校“三全育人”典型案例、全国思政课展示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一等奖、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等成果139项。
“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启动仪式
躬耕教坛守初心,铸魂强师作表率。学校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创新师风师德建设模式,构建起分区化培育、模块化培养、链条化考核的区块链式师德师风提升体系,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技艺精湛、团队协同的“金师”队伍。
秉承“分类优先、类下分层、层下建队、以队带人”理念,实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双师素质提升计划、双语教师培养计划、人才机制创新计划和兼职教师优选计划等五项计划,创新出师德网格化、梯队链条化、培育结构化、评价多元化、服务品牌化的五化联动机制,搭建起人才成长、人才聚集、团队成长、学术交流四类教师发展平台,培育出二级教授10人、三级教授23人,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国家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等国家级名师良匠69项。
阵地融合齐发力,文明创建绽芳华。学校建强用好学校网站、广播、新媒体等宣传矩阵,全方位传播主流思想;举办网络文化原创力提升训练营,打造系列“融课堂”,赋能网络思政“四支队伍”建设提质增效;聚焦平台、载体、内容三维向度,创新“融媒小厨”试点建设,打造集官微、微博、视频号、抖音于一体的校园融媒矩阵,发挥融媒矩阵内容兼融、资源互融、宣传共融的功效叠加,推进融媒育人资源平台集聚化、成果产出立体化、融合发展特色化,培育了一批“数字赋智、多维立体”的融媒实践成果,形成同发力、齐发声的宣传格局,全面打造了校园舆论新生态。
第三届“五彩翔云”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启动仪式
红色匠心炼德技,文以化人启心智。自建校起,始终坚持“用革命精神创办革命学校”的办学初心,大力实施文化润校战略,构建起理想信念铸魂、道德品质立身、文化素养固本、精艺强技筑基、创新创业健骨、劳动实践乐业“六位一体”的“红色匠心”文化育人体系;通过“学做润”一体化牵引,创新“教学链立学+实践链立行+环境链立情”三链式融通育人路径,赋能“认知引导+行为塑造+情感认同”链路式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用好三维立体融合评价,把文化育人融入第一课堂、第二课堂评价,届次化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艺术节、宿舍文化艺术节、大学生网络文化节、书香校园读书文化节、新生文体节等六类文化节,常态化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等60余项品牌活动,全方位推进“知识育人”向“文化育人”迭代升级。
阔域载新提效能,环境育人润无声。学校瞄准“人文校园、书香校园、绿色校园、景观校园、和谐校园”的建设目标,形成渭城校区—先进制造职教区、经开校区—服务型制造职教区、高新校区—产教融合示范区的“一校三区”新格局。集约互联新底座、智能互联新园区、融合创新新应用,打造出“环境打底、智能点睛、育人为要”的崭新育人环境;依托校园内的一馆(校史馆)、一场(红色文化广场)、一园(机床文化园)、一港(大学生思政教育温馨港)、一廊(企业文化长廊)、一空间(VR智慧思政实训中心),借助校企协同育人战略联盟及咸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教联合体、咸阳装备制造产教联合体、全国新能源(光伏)装备制造产教融合共同体等两翼,搭建出校区、社区、厂区、馆区、园区等多元文化“五区一体”育人平台,目前涵盖企业厂区620个、展览馆(博物馆)92个、科技园(工业园)42个,形成“校企、校地、校所”联动育人的新样态。
机床文化园实景
文明校园创建不是终点,而是新征程上久久为功的“耐力赛”,更是初心赓续的“接力赛”,还是全校师生同心奋斗的“拉力赛”。未来,“陕工人”将以荣誉为新起点,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巩固、扩大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努力成为文明践行者、传播者、守护者,让“文明之光”在学校进位发展的新蓝图中绽放绚丽光辉。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