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清浦开明中学:

场景赋能 三阶递进铺就成长育人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07-24 作者:陈仕洪 王茹冰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江苏省淮阴中学教育集团清浦开明中学的校园里,有三个场景格外动人:七年级课堂上,学生用磁贴拼出商鞅变法的政策图谱;学科基地,一群学生围读《西游记》,用漫画还原“三打白骨精”;操场边,智能测试仪实时显示着100米跑的成绩曲线……

这三个场景,恰是学校“场景赋能十年育人实践”的缩影知识可视化课堂泛在阅读场景,再到智慧校园生态,三者循着“基础突破单科深化全域融合”的逻辑递进,共同编织出适合初中生成长的场景网络

知识可视化课堂:搭建抽象到具象的认知桥梁

作为初中校,清浦开明中学最先直面的题是:初中生思维仍偏重具象性,如何让数学公式、文言文语法这些抽象知识落地10年前,学校知识可视化视角下翻转学习的实践建构研究》为起点场景育人打下第一块基石

在数学课堂函数图像不再是黑板上的冰冷曲线。教师让学生用跳绳摆出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形状,亲自扮演“动点”在绳上移动,直观感受x变化带动y变化的规律。学生小张说:“以前总记混抛物线开口方向,现在想起自己拉着跳绳弯腰的样子,就再也忘不掉了。”

语文课上,《陈太丘与友期》的人物关系被画成关系树:陈太丘是“树干”,友人与元方、季方是“分枝”,用不同颜色标注守信无礼等性格标签。历史课的磁贴拼图更受欢迎,学生们争抢着把都江堰郑国渠的磁贴摆到中国地图的对应位置,在挪动中记住了战国水利工程的分布。

这种可视化还延伸到跨学科融合,使知识从孤立点连成了关联网看见才能更好地理解” 教科室主任强调,这一阶段的核心是降低认知门槛,为后续更复杂的场景建设打下“让知识易懂”的基础。

泛在阅读场景:从课堂延伸生活浸润的单科深化

当知识可视化解决了学懂的问题,学校开始思考:如何让单一学科的场景突破课堂边界,成为学生的生活方式2018年启动的泛在阅读场景,正是对这一问题的回应——它以语文为试点,将“知识可视化”的理念从理解知识推向运用知识,实现了场景赋能的第二步跨越

走进校园,阅读场景无处不在:千千阙歌”书签展、课本剧展演……教室的外墙上装饰着“春眠不觉晓”各种孩子们自己制作的诗句与书法。这些场景都是学生们自己设计与制作,用初中生喜欢的轻松感营造自己喜欢的学习氛围

每年一次的语文节,是场景赋能的集中爆发。学生们在朗读亭里朗诵爱莲说,在教室把《范进中举》改编成反诈版课本剧(讽刺“中举式”的盲目狂喜),甚至给校服设计诗句印花。“经典浸润”板块最见巧思。学习《论语》时,教师不要求死记硬背,而是布置“校园寻‘仁’记”任务:学生拍下同学互助、师生问好的瞬间,配上“仁者爱人”的感悟,做成班级相册。“主题研读”板块则紧扣初中生生活。在亲情单元,学生先读朱自清的《背影》,再用手机拍下父母的背影瞬间,最后写成短文。很多家长反馈,孩子突然认真观察自己,这种“阅读生活表达”的闭环,比单纯说教更动人。

这一阶段的场景,延续了知识可视化具象化基因,突破了课堂围墙。当场景贴合初中生的兴趣点时,“学习可以像呼吸一样自然”。

智慧校园生态:从局部场景成长全链的全域融合

可视化课堂解决了知识转化问题,“泛在阅读”验证了跨空间场景的有效性,智慧校园建设水到渠成它不是另起炉灶,而是用技术将前两者的经验整合升级,形成覆盖“学习运动生活”的全域场景网络,完成场景赋能的第三步跨越

智慧教学场景里,错题本有了新模样。作业批改后,家长可实时调阅作业情况,家校可随时进行互动。智慧体育场景更懂初中生的好胜心仰卧起坐测试仪会实时报数:“25个!超过班级60%同学!”立定跳远的距离刚落地,屏幕就弹出“比上次进步3厘米的鼓励。体育教师发现,自从有了实时数据,学生们课间都爱来操场刷成绩,连最内向的学生也会悄悄和测试仪比一比。图书馆提供的“借阅分析”功能,则会根据学生的阅读兴趣推荐相关书籍……

这一阶段的教学场景,是前两者的集大成者——它用技术放大了可视化的效率,延伸了“泛在阅读”的边界,更实现了场景协同让每个场景都成为成长的拼图,最终拼出完整的初中成长轨迹。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