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AI赋能物理课堂 “6把钥匙”开启教学新变革

发布时间:2025-07-30 作者:何生祖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物理课堂上,如何让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生动可感?近日,河南省邓州市夏集镇第一初级中学一级教师、12年资深中学物理教师韦仁婷,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一套聚焦AI赋能物理教学的实用方案。方案包含6大核心工具模块,如同6金钥匙,不仅破解教师在素材制作、实验演示、课堂互动等方面的实操难题,更重新定义科技与教学的融合新范式,为物理课堂注入全新活力。

韦仁婷

痛点突破:AI让教学准备化繁为简

“找一张贴合杠杆原理的图片要翻遍图库,做一段动态演示视频更是难上加难”这是许多物理教师的共同困扰韦仁婷认为,AI工具的核心价值之一,就是让教学素材的制作从耗时费力变为零门槛

在一线教学实践中,通过豆包、即梦AIAI工具,教师只需输入具体教学场景指令,就能快速生成所需素材。在初中物理“浮力”课上,输入“展示潜水员下潜时浮力变化的场景”,AI可快速生成静态图片若需演示“水的沸腾”“冰棍冒白气”等物态变化,用即梦AI生成视频片段后,经剪辑工具简单拼接即可完成动态情景演示。以杠杆教学为例,从输入指令“野外生存者用树枝撬石头”到生成可用的图片或视频,全程不超过10分钟,不仅生产高效,而生成内容与知识点高度契合

韦仁婷表示找素材两小时AI生成10分钟,教师能把节省的时间更多投入到教学设计和学情分析上。这不是技术的炫技,而是真正为教师减负。

体验升级:AI让课堂探究打破边界

实验室不够用?危险实验不敢做?针对传统物理实验痛点,韦仁婷提出AI互动工具与VR技术结合能让动手探究突破时空与安全的限制。

HTML5互动实验模块支持教师快速生成虚拟实验,学生通过拖拽操作即可完成虚拟实验。例如“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中,学生可通过拖拽改变物体浸入深度,实时观察测力计示数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变化,数据自动记录且支持多次测量,有效避免结论的偶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无需编程基础,DeepSeek等AI工具的模板稍作修改,就能生成符合人教版教材的交互实验,直接嵌入教学课件即可使用。

VR技术的介入,则让课堂实现移步换景教师通过720云网站,将即梦AI生成的电路实验室力学场景图片转化为VR环境,构建身临其境的情境空间。学生仿佛置身其中,“亲手”操作滑轮组“亲眼”观察光的折射,极大激发学习兴趣“传统实验中器材不足、操作危险等问题,在虚拟场景中都能得到解决,学生的探究过程更具沉浸感。”韦仁婷说。

兴趣激活:AI让知识传递趣味十足

学生上课走神?知识点记不住?韦仁婷认为,AI数字人与游戏化设计相结合是激活课堂活力的关键。在“阿基米德原理”教学中,先用豆包生成趣味文案,再通过即梦AI将文字转化为数字人讲解视频——数字人化身阿基米德,边演示“王冠测密度”实验边讲故事,枯燥的原理瞬间变得生动。

游戏化设计让学生更愿意“闯关学知识”。在“滑轮及其应用”单元,教师通过豆包生成20张连环画,经即梦AI处理后变为动态场景学生在“帮助探险者用滑轮搬运物资”的关卡中,解锁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真正实现在闯关中记公式、在游戏中懂应用,学习兴趣与知识掌握度同步提升。

本质回归:AI让技术服务教学

韦仁婷强调:“技术的终极目标是服务教学,不能沦为炫技的工具。“学生情境融合”模块正是这一理念的集中体现。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将学生绘制电路图输入即梦AI转成3D模型,与学生照片合成互动场景画面中,学生“亲手”闭合开关,电路导通的瞬间,知识从“课本上的图”变成“自己做的事”。这种设计既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又让知识与自身经验深度绑定,真正实现技术为教学赋能,课堂为学生生长

从智能素材生成到VR场景构建,从互动实验设计到游戏化闯关,韦仁婷的“6AI钥匙”不仅为物理课堂带来科技感,更重构教与学的逻辑。“好的技术应用,应该像水和电一样自然融入课堂,让物理课堂既有科学的严谨,又有探索的乐趣,最终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科学素养。”这套方案为中小学物理教师提供可复制、易操作的AI教学路径,也为“AI+教育”融合探索提供生动样本。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