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学科网全国大型公益栏目《老师请开讲》“学AI用AI”系列特别推出“从‘学懂’到‘用好’教师作业成果展示”专场直播,本次直播精选往期讲座中听课教师提交的优秀作业,涵盖多学段、多学科,从教学课件到教学视频,从互动工具到活动方案,全方位展现AI在课堂中的创新应用,以“源于教师,服务教师”的理念,为全国教师提供可借鉴、能落地的AI教学实践路径。
直播展示《摸球实验:可能性大小探索》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龙口西小学教师黄瑞,利用AI工具设计的“摸球实验:可能性大小探索”互动课件令人眼前一亮。课件支持1-20个小组同时开展模拟实验,教师可设置球体颜色、数量及摸球次数,学生通过多种摸球操作,实时观察不同小组的实验数据,直观理解概率原理。这种将抽象数学概念转化为具象操作的设计,让课堂参与度显著提升。
广西南宁市英华中学教师任宇航针对学生易混淆食物类单词的问题,根据往期直播中所教授的提示词模板,制作“食物单词闪卡”小游戏。每张闪卡搭配对应图片和空格提示,学生在翻卡互动中强化记忆,让词汇学习告别枯燥。此外,语文教师用AI生成的课文情景动画、物理教师设计的虚拟实验场景等作品,也充分展现AI在不同学科的适配性与创造力。
“知道AI好用,但自己上手总出问题”,是不少教师在AI应用初期的困扰。本次讲座直击痛点,对代表性优秀作业进行手把手拆解,从提示词撰写到工具操作,每一步都清晰呈现,助力教师轻松掌握实操技巧。
以“食物单词闪卡”小游戏为例,直播中详细还原其制作全过程。首先,准备好对应单词及图片,统一存放于“食物单词”文件夹。接着,参考提示词模板输入指令,明确“单词闪卡需包含图片、英文单词及空格提示”等要求。最后,通过AI工具生成基础框架后,根据课堂需求调整界面布局与翻卡动画。这种“拆解+提示”的方式,让看似复杂的AI应用变得有章可循。
本次直播不仅展示了教师在教学中的AI成果,更搭建起从理论学习到实践落地的桥梁。AI工具已从最初的新鲜尝试,逐渐成为教学中的常规助手,有效提升了备课效率和教学质量。这场优秀作业成果展,用真实案例证明:当教师真正学懂AI并用好AI时,课堂会绽放出更鲜活的活力,教育数字化转型也将迈出更坚实的步伐。
未来,学科网将持续推出更多聚焦教师需求的讲座内容,与教育工作者共同探索AI赋能教学的无限可能。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