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高级中学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以红色基因为根脉、以文化传承为纽带,深化“文化铸魂、实践育人、创新赋能”机制,深耕“汉韵・雅诚”党建品牌建设,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更强动能。
品牌缘起:植根地域文脉 赓续红色基因
徐州高级中学坐落于汉文化发源地,厚重的历史积淀与新时代教育使命在此交融。学校以高品质特色高中建设为契机,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党建工作与地域文化、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孕育出独具特色的“汉韵·雅诚”党建品牌。
“汉韵”以徐州汉文化为底色,挖掘汉代历史中的家国情怀与团结精神,打造“汉画像石人文教育课程基地”,赋予党建工作深厚的文化根基;“雅诚”以“高雅”提升党建活动的文化品位,以“诚信”淬炼师生政治品格,通过“518爱生助学”“双十习惯”等实践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行动准则。品牌以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内核,构建起文化铸魂、实践育人、创新驱动三位一体的党建新格局,实现党建与课程的深度融合。
理念先行:以党建为舵 锚定育人航向
学校始终以“办走进生命的认同教育”为价值追求,以“办文理相通、人文·大思政引领的高品质特色高中,用有选择的教育成就每一位学生”为总目标,以“汉韵·雅诚”党建品牌为载体,形成“文化浸润—实践淬炼—创新赋能”三维育人逻辑,构建适应“三新”、落实“六能”育人的特色模式。
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诚信担当”校训为精神内核,将红色基因、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合,形成“党建引领治校、文化涵养品格、实践锻造能力”的育人闭环,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身心和谐、儒雅担当的时代新人。
徐州高级中学书记张安义获聘徐州医科大学兼职教授
学校秉承抓班子、带队伍、建制度、转机制、疏堵点、抓落实的管理理念,团结是主旋律、进取是主基调、发展是最强音的发展理念,“学生在教师心目中的位置有多高,教师在学校中的价值就有多大”的用人理念。强化思政引领力,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职能处室牵头、工团协同联动、年级处学科组“双轮驱动”的教育工作领导制度。坚持以教师为引领,以学生为中心,推动党建与治校育人深度融合。实现学校特色发展,教师高位发展,学生多元发展,家校社和谐发展的美好愿景。
实践路径:创新融合机制 激活育人效能
一是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历史现场变育人课堂。学校突破传统教育边界,将红色教育基地转化为沉浸式课堂。组织师生赴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淮海战役纪念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通过场景化教学,让革命精神可触、可感、可知、可行。连续5年承办市委市政府纪念淮海战役胜利“红色诗朗诵”专项品牌活动,师生以经典诵读传递家国情怀,形成“校内实践—社会传播”的红色教育链。
二是构建“三位一体”大思政生态圈,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学校创设以思政课为圆心,学科课程为一环、校园活动为二环、社会实践为三环的“三位一体”协同机制,推动党建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形成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教育生态圈。
在学科赋能方面,开发了《汉画像石解读》《汉画像石3D打印》《汉画像石拓片-版画-装裱》《汉代礼仪》《汉代乐舞》等十余门基地校本课程,将汉文化中的崇德尚礼理念融入语文、历史政治等学科教学;联合徐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及多所中小学学校,开展国家安全教育大中小一体化思政课,实现跨学段资源融合。
在实践育人方面,学校与中国移动徐州分公司等单位开展“党建+科技”主题活动,用数字化手段传承红色文化;通过“518爱生助学”行动,党员教师结对帮扶困难学生200余人次,获评市级志愿服务典型案例。
在科研引领方面,党员名师工作室牵头省级课题《生命认同教育全进阶育人模式研究》,探索思政课程与学科课程思政同向同行路径。兰颖、许亚慧等党员教师获评“省333工程”第三层次人才,形成“党建带科研,科研促教学”的良性循环。
徐州高级中学政治教师代表团队参加徐州医科大学牵头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主题活动
三是开展“雅诚”行动,师德师风与学风建设双轮驱动。学校将党建与师德建设紧密结合,打造“徐高中好老师”品牌。党委书记张安义的“编织梦想经纬 点亮智慧星辰”主题发言获市委书记高度评价;许亚慧等教师的育人案例登上“学习强国”。学校通过开展“徐高中好老师讲自己的教育故事”大讲堂、“党员示范课”等活动,弘扬教育家精神、激发教师内驱力。学生层面,学校以“汉代成人礼”“一校一品”等活动为载体,将传统文化中的“雅”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融入日常,以“办走进生命的认同教育”为价值追求,培养德才兼备、身心和谐、儒雅担当的时代新人。
未来,徐州高级中学将继续以“汉韵・雅诚”党建品牌为引领,深耕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创新育人,在培养时代新人、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笃定前行。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