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4月20日宁波讯(记者 史望颖)今天,浙江省宁波市春季学期第二批学生开学,全市高中高一、高二年级,初中初一、初二年级,小学四到六年级学生返校复课。阔别已久的师生在校园重聚,琅琅书声给校园带来了春的气息。
宁波市北仑职业高级中学住校生于4月19日下午报到,物流专业的师生开叉车帮同学运送行李成为校园内一道暖心风景。中午11点半,负责开叉车的师生和志愿者们就到校门口等候返校的学生。12点左右,学生按要求错峰分批次到校,同学们的大件行李被志愿者们做好记录、贴好标签后,由负责叉车运送的师生们整齐地码放在托盘上,然后按指定路线送到寝室楼。
首次在学校道路上驾驶叉车的邵勇同学说:“和训练场上码得整整齐齐的箱子不一样,今天要运送的是行李箱和被子,运输中难度又大了一些,但一想到能帮助同学心里既紧张又开心。”
“平时我们职校的师生是发挥专业特长服务企业服务社会,今天大家是发挥专业优势服务同学服务开学。”北仑职高校长林绿洋说。
4月20日上午七点刚过,宁波北仑区泰河学校的值周老师和驻校医生以及辖区民警早早地到岗就位,迎接学生的到来。第一批前来上学的五、六年级学生带着口罩有序地在校门口排队,在通过热成像仪和人脸识别系统两道检查之后,陆续进入校园。
在泰河学校教室内,课桌椅、教学用具都已提前消毒完毕。学生单人单座保持一定的距离,每个学生还自备了装有口罩,湿巾、免洗洗手液的健康包。专用教室由专人负责,课桌每隔30分钟用清水擦拭一次。第一天开学,该校学校食堂也早早做好了供餐前准备工作,师生的餐盒、餐具全部洗涤、消毒完毕,根据学校安排,师生用餐实行错峰分就餐、送餐到班。
为了让学生们在复学第一课上深刻体会到“今天的感动都是明天的尊重”, 宁波鄞州区江东中心小学校长竺柯斌带领学校策划团队,录制完成了“校长第一课”,利用复课契机,把疫情防控当作立德树人的鲜活教材和生动课堂,上好这堂特殊时期的第一课。
“校长第一课”重在加强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健康教育、感恩教育和责任教育,引导学生学习抗击疫情这场人民战争中涌现出来的科学家、医护人员、一线防控工作者及志愿者的感人事迹,加强感恩教育和责任教育,并引导学生“见贤思齐”,把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激发学生学习报国的强大动力。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