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院长杜惠平认为,定向师范生政策作为解决农村尤其是偏远艰苦地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紧缺现状而制定的措施,为充实相关区域教育力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现在的定向师范生政策,可能导致未来农村地区小学师资队伍的构成变得单一化,来源更加狭窄。
在定向就业、合约管理的制度安排下,定向师范生通常只能定向安排在生源地,跨区域流动几乎不可能。同时,定向师范生的安排也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其他非定向师范生进入的可能。
杜惠平建议,进一步完善定向师范生政策顶层设计。探索实行定向师范生动态管理制度,建立合理的定向师范生退出、准出和清退机制。可通过试点探索方式,允许定向师范生和非定向师范生在校期间进行二次选择。同时,配套实施校际定向师范生指标弹性管理制度,即如果本校定向师范生和非定向师范生进行二次选择后出现剩余名额时,可允许其他学校进行动态选择,以保证定向师范生生源的质量。(重庆晚报特派记者 吴娟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