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北京3月6日讯(记者 焦以璇 樊畅 刘晓蕾)今天下午,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教育界别联组会上,北京城市学院校长、党委书记刘林委员说:“近年来,民办教育行业中逐利之风盛行,学校变公司、上市圈钱等现象呈现快速蔓延之势,忽视了教育事业公益性的本质属性,政府应完善政策措施,推动民办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刘林建议,首先,价值引导要纠“偏”,为民办学校教师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让民办学校教师与公办学校教师享有同样的尊严感、荣誉感。其次,把法律规定的民办学校教师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待遇真正落到实处。同时,赋予民办学校更多办学自主权,让民办学校教师的积极性、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在“完善学校、个人、政府合理分担的民办学校教师社会保障机制”上积极施策,推动地方政府设立的民办教育专项基金优先用于教师队伍建设。
刘林建议,建立合理的民办学校师资条件评估评审标准。在院校和专业设置、项目申报、质量评估等方面,要充分考虑民办学校体制机制特殊性和发展的现状,区别对待。另外,积极鼓励公办学校帮扶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确保人才合理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