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民族大团结——全国雕塑艺术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发布时间:2019-03-06 作者:王珺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5  汤守仁 林多娜(彝族) 95×80×70cm 铸铜 1978.jpg

汤守仁 林多娜(彝族) 95×80×70cm 铸铜 1978

7  吴为山 大草原(蒙古族) 113×64×121cm 树脂着色 2019.jpg

吴为山 大草原(蒙古族) 113×64×121cm 树脂着色 2019

11  彭汉钦 怒族姑娘(怒族) 40×35×30cm 树脂 2018.jpg

彭汉钦 怒族姑娘(怒族) 40×35×30cm 树脂 2018

14  冯国豪 三月三(苗族)106×26×80cm 铸铜 2008.jpg

冯国豪 三月三(苗族)106×26×80cm 铸铜 2008

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王珺)由中国美术馆、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主办的“中国美术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展:民族大团结——全国雕塑艺术作品展”近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展。

民族题材历来是美术创作的重要领域,民族题材也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雕塑创作的重要内容,为展现我国56个民族的特色文化,彰显民族题材雕塑艺术的文化魅力,该展以赞颂民族大团结为主题,首次以雕塑艺术全面反映中国各民族的民族历史、民族英雄、民族生活、民族风俗与友好关系,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向上的精神气象,呈现中国当代雕塑艺术的新内容、新形式、新水平、新成就。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表示,就中国艺术精神而言,中国艺术史总结的重要审美特征几乎均可在各民族艺术传统中发现传承脉络与验证实例。“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说的是各民族形成的个性文化具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正是这种特质丰富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文化多元共存的性质决定了每个民族的文化形态都有其价值。当然,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也具有其共性和普遍规律,普遍性、共性与特性、个性相互间的辩证关系形成了文化无穷的魅力。在21世纪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中,世界各国的文化边界正在趋于互渗、交融。具备民族性的艺术,才具有鲜活、持久的生命力,才能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才会为世界其他民族所重。

2016年1月由中国美术馆主办的“2016中国美术馆贺岁大展——中华民族大团结全国美术作品展”以及2017年9月由中国美术馆主办的“首届全国雕塑作品大展”是主办“民族大团结——全国雕塑艺术作品展”的重要基础。本次展览共征集作品600余件,经专家委员会初评、复评,有220余件作品入选,它们与中国美术馆馆藏的部分民族题材雕塑一起,为全国人民奉上这场精彩纷呈的民族文化盛宴。展览分为《民族团结》和《各民族风采》两大篇章。第一篇章《民族团结》中的作品展示于中国美术馆1号圆厅,以具象、抽象、意象、象征等形式语言展现各民族同舟共济、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喜庆与喜悦,自信与自豪;第二篇章《各民族风采》全面反映56个民族的不同风采与鲜明特性,200余件雕塑分列一层10个展厅,体现56个民族团结一致,互助共勉,共同奏响新时代的文化强音,为此次展览的展陈亮点。

展览将展出至3月24日。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