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立德树人的真情实践者

——记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丽景小学校长任兰英

发布时间:2019-07-18 来源:

做立德树人的真情实践者,一直是任兰英奋力上进的精神动力。她关爱每一个学生,矢志不移、甘于奉献,27年如一日,用真善美书写着教育的“大爱”,让平凡的教育人生放射出“大美”的夺目光芒。——题记

1992年中师毕业的任兰英,从初出茅庐的教学新手成长为“全国优秀教师”,从一名普通乡村教师跻身“全省名校长”行列,27年来她对教育的那份爱恋已融进生命之中。

辛勤的劳动与无私的付出,使她赢得了教育界同仁的交口称赞和社会的广泛认可,也赢得了“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人民教师(省劳动模范)”、“山东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个人”等10余项省级以上荣誉,成为享誉全省的教书育人楷模。山东电视台、山东教育电视台、山东教育报等媒体先后报道过她。2019年4月,她成为《山东教育》杂志封面人物,一篇万字长文《任兰英:教育是一种美的抵达》,深度报道了她教书育人的感人事迹。

一定要让农村娃感受到上学读书的美好

1992年7月,临近毕业的任兰英获得了一个留城任教的机会。但是,她最终的抉择却有点“惊世骇俗”:放弃了留城,选择到地理位置偏远的东营区牛庄镇西范村,那里有所小学——西范小学。

“那时的西范小学,校园里杂草丛生、柽柳遍地,路面坑坑洼洼,瓦房低矮破旧;矗立在校门口的一根弯曲的朽木,挂着一口锈迹斑斑的大钟,像一个巨大的问号,拷问着刚刚告别象牙塔的我。”任兰英回忆道。不仅如此,学校没有食堂,没有自来水,更不用说电灯电话了。当时全校只有8个教学班,13名老师,且大多是民办教师,他们放了学就回家。在校住宿的只有任兰英等4位教师,4人用一个蜂窝煤炉轮流做饭。因为离家很远,不通客车,任兰英很少回家,有时候诺大一个校园就剩下她一人,晚上经常被风雨声、野狗野猫叫声,或各种莫名其妙的声音吓醒,为了给自己壮胆,她就把广播室的大喇叭放在床头,以备不时之需。

但她很快发现,最大的挑战其实还是教学。任兰英被安排做一年级的包班教师——一个班的全部课程都由她一人承担。白天一节接一节地上课,课间跟“小不点”们一起玩游戏,根本就没有一点空余时间备课,只好下午放学后将备课本、作业本抱回宿舍,有时改作业直到深夜甚至凌晨。

任兰英认为,“课堂是一个神圣的地方,教学是一种美好的经历。让农村娃喜欢学习,甚至能体会其中的‘美味’,教师就要课上课下用实功。”凡事追求“好”、追求“美”的任兰英,功夫不仅下在了课堂,也下在了课后。麦收、秋收农忙的时候,家长中午忙得照顾不上孩子是常事,她就把孩子们留在学校里,亲自给孩子们做饭,让他们在教室里午休。后来她主动向校长要求把全校学生的午休管理包下来。每次期末统考,她教的班级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在平凡的岗位上,任兰英始终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学校曾将“小学语文整体能力发展”等两项教改项目交给任兰英,同时承担两个课题研究与实验的她,以“拼命三郎”的干劲成功地“啃”下了这两块硬骨头,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她主持的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习作教学的研究”、省重点课题“阅读中外经典,享受读书乐趣”子课题“生本高效课堂的理论研究与实践”,顺利通过专家组鉴定结题。她参与研究的《基于分组学习的思维对话式教学研究》荣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在爱的滋润下,让孩子的心田永远结出美的果实

“一心想着孩子,用‘真’和‘善’呵护孩子,用‘爱’耕耘孩子懵懂的心田,就能开出‘美’的花朵,结出‘美’的果实。”这是任兰英教育日志中的一句话。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无论在哪所学校任职,任兰英的“爱生如子”都是“响当当出名”。

1995年,西范小学暑期招收新生时,任兰英接待了一个特殊的学生,因为父母双亡,他与未成年的姐姐相依为命,心有善念的她当即决定承担这个学生上学的所有费用,直至这个学生从东营市技师学院毕业后参加工作。“任老师是我的亲人”,是挂在这个学生嘴边的话。

任兰英离不开她的学生。1996年腊月十六是她结婚的日子,可结婚当天,和新婚丈夫在家里吃完午饭就回到了离家十几里路的学校,回到了自己挚爱的学生中间。婚后不久,她班上的一名学生由于生病,落下了两个星期的课。她心急如焚,在征得该生家长同意后,每天放学后干脆把学生带回家中补课。一天晚上,这个孩子睡觉时居然把任兰英的新婚床被给尿湿了。两周的课补完,这个学生竟然不愿回自己家了,已经把她当成自己的“妈妈”。时至今天,她生女儿后29天就回到学校和学生当中的事情,还常被当时的学生们提起。

2013年9月,任兰英由东营区一中副校长调任丽景小学校长,“爱的奉献”扩展到了更多学生身上。一直怀有课堂情节的任兰英,从没有离开过她钟爱的课堂,无论是做副校长还是校长,她始终和老师们承担同样多的教学工作量,至今她仍在每周担任语文、传统文化等14节教学课程,用实际行动引领全校老师的教改方向。“我的存在价值就是为周围的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任兰英笑着说。

在新接的一个一年级班内上课时,任兰英发现有一个学生调皮好动,总是坐不住,下课后,她走到孩子跟前,“我发现你身上蕴藏着好多优点呢,我特别喜欢你,你愿意做我的干儿子吗?”孩子先是一脸惊愕,继而受宠若惊地点了点头。在征得孩子父母同意后,任兰英成功认领了自己的第一个“干儿子”。时时受到关注的孩子得到莫大激励,一些坏习惯在“校长妈妈”的鼓励中逐渐改掉了。四年级有好几个调皮的孩子,让任课老师十分头疼,任兰英一下子全部“收纳”。于是,任兰英就成了15个干儿子、2个干女儿的“校长妈妈”。任兰英说,“认干儿子干女儿,是通往孩子心灵的一条途径,目的在于多给这些孩子一些特殊的关爱,多亲近他们,尽快找到改变他们的方法”。

任兰英了解到,孩子放学后不能按时接的难题困扰着不少家长。怎么办?她一个人默默承担起学生的看护任务,五年如一日,看护的学生由一百人增加到六百人,累计把2000多个孩子从“无人管”领进了“有人爱”的乐园。她的行动感染了一批有爱心、能吃苦、乐奉献的教师志愿者,至今,已有70多位教师主动加入到“爱心托管中心”,越来越多的孩子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享受着老师们带来的课后服务。

让学生各展其长、各美其美

任兰英认为,“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更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如何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抵达‘美’的彼岸,成为德能素养高的人,就要尊重学生个性、因材施教”。基于此,她带领全校教师开启了一系列教改探索。

始于2017年的“选学习方式走班”,就是打破原有班级,让学生依据自己的能力和个性需求,自主选择班级( “自主班”、“互助班”、“师助班”)组建新的学习共同体。“这不是为创新而创新,而是发现问题后的一个必然选择。”任兰英说。她发现随着年级的增高,在同一个班级内,学生之间学习差异不断增大,可是教师很难照顾到全班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有的“吃不饱”、有的 “吃不了”。

“如果我们的教育能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的节奏,学生的成长也就自然发生了。”任兰英说。学生吴明涛在原来的班里跟不上,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师助班”。在这个班里,老师总是把一些数学问题变成一个个有趣的故事,数学变得很好玩,他喜欢上数学了,经常考满分,他觉得自己好像越来越聪明了。

选学习方式走班后,孩子的学习需求相近,学习速度也基本相当,按照孩子们的需求施教,老师轻松多了,孩子们的学习效率也大大提高,满足了孩子们“自主、快乐、高效”学习的欲望。

任兰英一直秉持着一个观点:每个孩子都应该享受到同等参与活动的机会,在经历中促成长,要做“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为此,在她的主导下,学校的运动会、艺术节特别热闹,因为每个学生都是活动的“主角”。运动会上,每个孩子都是运动员,每个孩子每学期都能体验至少两项比赛项目;艺术节上,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校园里的每个角落都有孩子们展示的作品。所以,丽景小学的运动会和艺术节,时间都拉得特别长。一周、甚至是一个月内,孩子们都会忙得不亦乐乎。

在学校里,学生不止是运动会、艺术节的主人,还是学习的主人、校园文化设计的主人、学业测评的主人、评优的主人。

尤其是如何让学生成为“评优的主人”?任兰英通过与老师们研讨,找到了途径:每学期期末的表彰大会,要成为每个孩子展示自我的舞台,要成为每个孩子树立自信的舞台,要成为“人人学我,我学人人”的舞台,要成为激励每个孩子奋进的舞台,要成为立德树人的舞台。

每学期末,学生提取出自己“道德银行存折”里的美德记录,反思自己一学期的实际表现,总结自己的闪光点,自拟受表彰称号,自己给自己写颁奖词;家长再根据孩子自己写的颁奖词,挖掘其在家庭中表现突出的方面,对颁奖词进行补充;学生将家长补充的颁奖词交给班主任及科任老师,他们结合孩子的日常表现,对颁奖词再做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力争让颁奖词能真实反映学生在整个学期全方位的成绩与成果。然后,以班级为单位,在期末颁奖仪式上,教师庄严宣读每位学生的颁奖词,教师和家长共同为孩子隆重颁发奖状。评优已成为促进每个孩子可持续发展的源泉。

评优如此,期末学业质量测评怎么发挥好诊断、改进的功能?任兰英也有自己的“独家方略”——每学期临近期末都要开展“专项测评”,根据每个学科课标要求,需要面试的进行面试,需要笔试的进行笔试,需要实践操作的进行操作,每个知识点都不放过,而不再只是“一张考卷论英雄”。比如,语文要考察识字、写字、阅读理解、习作、朗读、口语交际等7个专项;数学要测评计算能力、拓展能力、解决问题、数学思维等4个专项;英语要测评3个专项;另外还有传统文化、音乐、美术、体育、安全、实验等19个专项。由于测评内容较多,为了提高测评效率,他们充分利用网络平台,通过上传测评视频后评价,这也为每个孩子每个学期的全面发展留下了永久的宝贵足迹。

对此,任兰英有自己的考量:“评价就是杠杆,就是指挥棒。通过这样的评优与测评,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也帮助教师全面了解每一个孩子,便于优化教育教学行为,不断向着更理想的目标前进。”

着装简单、素面朝天,一头不变的短发,不爱游山玩水,也不喜欢逛街购物,在很多人看来,任兰英的生活似乎单调、枯燥了些。但老师们看得明白:这位女校长,最大的兴奋点在校园,在教室,在教师和孩子们身上。更令全校教师佩服的,她不只是做,而是去研究,她结合师生实际,领衔开展的多项省级课题研究,为学生成长、教师发展注入了动力,她的多项研究成果发表在《中小学校长》等期刊上。

“教育是最美的事业”,任兰英说。正是因为迷恋,她的教育生涯有了无限斑斓的色彩;正是因为热爱,她的教书育人生活永远是一片美的天地。这也是任兰英真情践履“立德树人”使命的真实写照。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