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语文统编教材专治不读书。确实,大量增加的古诗文、不同文体文本的出现、名著阅读、整本书阅读……这些教材的变化让“阅读”变得如此重要,对一线语文教师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理解统编教材中的新要求?统编教材下的阅读课、写作课应该怎么教?古诗文和整本书阅读教学又该如何开展?11月15日—17日,近千名全国各地的语文教师、教研员和儿童阅读推广人会聚在“2019儿童母语教育论坛暨亲近母语教育研讨会”上,与专家学者一起围绕“新教材•大语文•云课堂”展开了深度研讨和交流。6场专家演讲、8堂现场名师教学课以及4场深度主题对谈,多维度展示了大语文时代儿童母语教育的思考和实践。
兰州市东郊学校学生现场表演京剧《梨花颂》。
母语帮助个体找到文化归属感
“母语是民族的文化基因,可以帮助个体找到自己的文化归属感。儿童学习母语的过程不仅仅是学会母语、进行交际的过程,更是精神成长、社会融入和文化认同的过程“,国家督学、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成尚荣,引用英国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话——“我的语言的界限意味着我的世界的界限”,来说明母语对于个体的重要意义。
“我们的脉搏里始终涌动着我们的母语,文化基因让我们带着文化的胚胎,可以长成一个热爱祖国的灵魂”,成尚荣说,一个人能够长多高、走多远,取决于他的根基是否扎得足够深,取决于他能否将自己小小的生命之流,汇入到自己的民族、国家和人类的洪流中,从而获得不竭的源泉和能量。从某种角度说母语是有生命的,个体通过母语来表达心灵和世界。儿童在成长过程中认识、发现和创造世界,都离不开母语。
“当我们还是一个婴孩,我们便开始用母语来探索这个世界;当我们拥有了独立阅读能力,我们开始用母语来阅读这个世界;当我们成为一个母语老师,我们便在以母语来构筑这个世界”。亲近母语创始人徐冬梅指出,儿童的母语教育就是要培养儿童具备用母语阅读世界的能力,同时也是在培育儿童的思维发展与认知、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并最终以母语构筑这个世界,“在新的统编教材背景下,母语教育将是以大语文、大阅读、大教育为形式的更丰富的育人过程”。
南京市琅琊路小学特级语文教师周益民现场执教阅读课《创造一个老故事》。
文学阅读也需要有理性精神
当阅读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时,不少语文教师开始关注如何上好阅读课,并疑惑“语文课与阅读课到底是什么关系”。对此,中国海洋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朱自强教授认为,凡是以文本学习为主展开的教学课程都可以属于阅读课,甚至“一切的语文课都是阅读课,语文说到底就是阅读”。而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包括文学阅读中,语文教师要学会秉持一种理性精神,并关注阅读中的理性思维培养。
“当我们谈论儿童的文学阅读时,我们往往会强调它在培养情感、想象力、道德和价值观方面的作用,而很少讲它在理性精神和养成方面的功能”。事实上,儿童文学无论从创作到阅读都需要有理性精神,“因为不论是创作还是阅读,都是个体在建构意义的心智活动,而建构意义就绝对离不开理性思维,需要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相互融合”。朱自强坦言,他之所以强调文学阅读也需要理性精神,是因为许多语文教师在这方面缺乏训练,从而带来教学中的误区甚至是错误。
朱自强指出,理性思维是一种建立在证据和逻辑推理基础上的思维方式,是人所拥有的最高级而又最重要的能力,“没有理性的人是靠不住的,同样的,如果一个人的观点在逻辑上站不住脚,这种观点本身就是不可信和存在问题的”。他说,如果想培养专家级的阅读脑,阅读教学就要指向深度模式,要进行有效阅读和高效阅读。有效的阅读并非精确地辨认单字,而是了解意义,而高效的阅读是指依据读者现有的知识,使用刚好足够的可用线索去读懂文章,”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我们的日常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大量低效甚至是无效的阅读教学“。
南京市琅琊路小学特级语文教师周益民发现,优秀作家的思维往往是很严密的,“教师应学会关注这些作家是如何通过有逻辑的思维来组织和运用语言的,同时还要学会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一种思维的满足感”。具体到日常教学中,他的方法是尝试让学生形成认知冲突,“比如可以通过不同文本之间的比较,引发认知或价值冲突,从而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
甘肃省特级教师、兰州市东郊学校语文教师徐世赟,也喜欢运用多文本对比的阅读教学法,来培养孩子们的思维能力。他同时提醒一线语文教师,要关注不同文体的文本所采用的不同教学方法,“不少语文教师常常会用教记叙文的方式去教小说、诗歌或说明文,效果肯定不会好”。
“没有思考的阅读是不会发生真正的阅读”,江苏省优秀青年教师张建军善于通过问题化的设计,引发学生的大讨论,“这种问题驱动教学法,是以问题为核心来规划教学内容,让学生围绕问题寻求解决方案,这种教学模式需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
南京市芳草园小学语文教师刘颖现场执教写作微课。
没有想象就不会有“长袜子皮皮”
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认为,做一个作家需要三个条件:经验、观察和想象。对此,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汤素兰特别有同感。她觉得,孩子们经常犯愁不知道写什么,往往是因为生活中的体验和经历太少,“其实,独特而有趣的经历本身就是很好的写作素材。”而优质的阅读往往能唤醒深藏内心的某种体验。另外,一切有力量的写作,不仅源于作家的独立思考和观察,还源于作家丰富的想象。
“假如在写作中有那么多的不可以,就不会有《长袜子皮皮》了”,汤素兰觉得,教师在写作指导中不要对孩子的想象有太多的限制和价值判断,“因为想象中有可能包含孩子们对权威的反抗”。她回忆儿子初一时写的一篇考试作文。这是一篇“给材料作文”,讲的是湖边住着的鹈鹕以在烂泥里刨食为生,生活平静幸福。后来,湖边建了鱼类食品加工厂,常有鱼头、鱼尾等倒进湖边,鹈鹕可以轻而易举获得食物。再后来,加工厂搬走了。人们便发现鹈鹕大面积死亡。以下是她儿子当堂写的一篇不到700字的作文:
关于鹈鹕王国的几份通告
通告一:
臣民们,近日有部分臣民报告人类渔船经常向水中投掷部分食物,态度友好。在此,本王强调:臣民不可以经常以此度日,需对捕鱼技术进行勤奋学习。本王将于三月后进行全国捕鱼技术大赛,第一名将有丰厚奖励。
鹈鹕国王:佛利施一世
X年5月19日
通告二:
臣民们,对于人类对我国多次进行友好的交流的行为,本王深感欣慰。这是我国综合国力增强的表现。为此,本王决定亲自对人类渔船进行友好访问,各处做好接待工作。
鹈鹕国王:佛利施一世
X年6月13日
通告三:
为防止臣民在前往渔船用餐过程中再次发生大规模追尾事故,交通局决定从今日起施行分区分时用餐制,分区情况及分时情况将另行通知。
另:全国捕鱼技术大赛将延迟,举行时间另行通知。
鹈鹕王国交通局 鹈鹕王国民政局
X年8月15日
通告四:
臣民们,本王骄傲的宣布,鹈鹕王国正式成为了候鸟界最繁盛的王国!只有我们,不用在烂泥中四处寻找那小小的鱼虾;只有我们,不用受那残忍的竞争之苦;只有我们,只要一张嘴,就有免费的食物!这怎能不令我们骄傲和自豪?相信在我佛利施的领导下,鹈鹕王国定将长盛不衰!
鹈鹕国王:佛利施一世
X年9月21日
通告五:
臣民们!不要为短暂的食物短缺而忧心忡忡,这只是小小的困难。相信我们的朋友——人类,食物会有的,饲料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鹈鹕国王:佛利施一世
X+1年3月10日
通告六:
由于饥荒已造成大批臣民死亡,国王佛利施一世将于今天前往邻国学习捕鱼技术,挽救臣民们。
鹈鹕王国民政局
X+1年4月1日
通告七:
讣告
臣民们,一个令人悲痛的消息:国王佛利施一世因为饥饿,体力不支,在飞往邻国途中不幸坠地身亡,因公殉职。
鹈鹕王国民政局
X+1年4月4日
“这是15年前一个初一学生的创意,这样的创意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出来的,而是经过了许多思维的训练的。”汤素兰说,她在儿子写作文的时候,让他有不同的开头,然后选择一个最出人意料的。儿子的童年还阅读了大量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尤其是那些优秀的绘本作品,是充满天才的创意的。教师在作文训练中,应该强调创新与求异思维的训练,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会不落窠臼。”
深圳市福田区教科院语文教研员白皛现场执教古诗教学课《江南春》。
用声音去感受古诗词的美好
在统编语文教材中,大幅增加了古诗文数量,并囊括了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的大量诗文。以小学1—6年级统编语文教材为例,总共包括了112首古诗文。 面对小学生进行古诗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
安徽省铜陵市田家炳小学语文教师程娟娟,从2016年9月开始尝试通过吟诵的方式进行古诗文教学,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读了叶嘉莹先生关于古诗词吟诵方面的书籍,也看了不少名师的吟诵录像课,但一直不敢直接教孩子们吟唱。我便先用徐建顺、陈琴主编的《我爱吟诵》教材放给孩子们听,每周一上一节吟诵课,周二至周五的晨读孩子们会吟诵古诗。”
2018年8月,程娟娟专门向校长申请到北京参加“首师大吟诵初级培训班”。“汽车在去往北京郊区的盘山路上颠簸了两三个小时,我的心里翻江倒海,难受至极时,我开始怀疑自己的这次决定是否有意义?但是,5天的课程下来,我便觉得这一行真是人间最值得的事了。”
学习归来,程娟娟开始有能力指导学生在准确诵读古诗的基础上,“依义行调”进行有旋律的吟咏,“现在,孩子们已经很喜欢上吟诵课了,他们不仅掌握了基本的格律和音韵知识,一些孩子还爱上了诗词创作”。
“古人写诗,大都因为所见所闻所感,情动于中,兴致勃发,然后浅吟低唱,吟到满意了,再写下来。所以用吟诵的方式学习古诗,是符合古诗特点的。”上海市建平实验小学高级教师朱煜介绍说,吟诵是中国古人传统的诵读方式,也是重要的诗词学习方法。
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吟诵分会秘书长徐健顺,一直致力于在全国各地推广吟诵教学。他说,用吟诵的方式更能体会中国古典诗词的美好,感受汉语独特的音韵之美。他认为,吟诵给古诗文教学找回了两大法宝,一是声音,二是诗教。他说,语文应该回归“读”书,要亲自读、读出声、读出法,要回归“以声音为主线的语文课”。
“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民间小调,于是会有不一样的吟诵调。同一种调门不同的人来吟,或者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心境下吟,都会产生细微的不同,由此会带来丰富多样的审美体验”。朱煜说,在普通话吟诵和方言吟诵之间,他更喜欢方言吟诵,因为方言(特别是南方方言)中保留了普通话里已经消失的入声字,所以方言吟诵能在比较自然的状况下,将古诗文的音律美充分彰显出来。
深圳市福田区教科院语文教研员白皛,则一直在尝试用诵读的方式教孩子们学习古诗词,即平长仄短、依字行腔、依义行调地读。他也强调,读在古诗文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因为学生通过诵读或吟诵学习古诗词,读到顺畅自如时,对部分词义也就理解了。“如果教师不会吟诵,也无大碍,只要指导学生依照格律读,也是可以的。但不建议用朗诵的方式读,因为朗诵的方式源自于西方,并不适合于中国的古典诗词教学。
论坛现场,朱煜和白皛分别执教了卢钺的《雪梅》、杜牧的《江南春》古诗教学课,向现场教师展示了他们如何通过诵读、对比、建立画面感等方式,带领孩子们去感受和理解古诗词,感受古诗词的韵味之美。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丹达木头乡总校教师牛宇现场执教整本书阅读课《诸神的踪迹》。
整本书阅读带来不一样的语文课堂
名著阅读和整本书阅读,既是当前语文教学的热点也是难点。近年来,不少学校和教师大胆探索“课外阅读课内化、整本书阅读课程化”。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对语文课程和儿童阅读的理解有了不一样的角度和深度。
语文老师应该“教课文”还是“教阅读“、”教句子“还是”教孩子“?广东省骨干教师、2018年“阅读改变中国”年度点灯人付雪莲,一直致力于儿童阅读推广,并提出“拆书十件套”“情节可视化”“书册课程包”等概念。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让她越来越觉得,语文教学绝不能仅仅是语文教材的学习,更不能是以工具化的字词句训练为目的,而是要以阅读为核心,去建构更为广阔而丰富的语文课程体系。
一直在探索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付雪莲深有感触地表示,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和学科素养,才有能力带领孩子进行有深度、高质量的整本书阅读。她说,自己在阅读完德国学者艾伯华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一书后,突然就理解了中国民间故事和传说中的故事架构和原型,而这种理解将能超越对教材文本的一般性理解,帮助教师带领孩子对一类文本进行深入解读,“这样的阅读课教给孩子们的将是方法和路径,其过程就像探险一样引人入胜。”
马云公益基金会“乡村教师奖”获得者、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丹达木头乡总校教师牛宇,通过现场执教整本书阅读课——《诸神的踪迹》,向大家展示了一位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野心“和阅读张力。为了完成”我带孩子读中国人的历史“系列专题课程,牛宇阅读了包括《人类简史》《神话的力量》《中国神话哲学》《中华文化大视野》《中国老故事》《山海经》等一系列相关书籍。她说,”我在阅读这些中国文化和中国故事时,读出了民族自豪感,我和孩子们也都不再满足于教材中的文本学习。“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乔光辉长期研究明清小说,他在分享“怎样把《西游记》带给儿童“时,展示了如何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让整本书阅读变得更有趣味性,比如学生们可能会提出各种五花八门的问题:猪八戒和沙僧也是神仙,他们为什么发现不了白骨精是妖怪?白骨精为什么要变成一家三口?孙悟空为什么不一棒打死白骨精?猪八戒的兵器厉害还是孙悟空的兵器厉害?等等。学生们会因为这些有趣的问题而引发主动阅读和探索的欲望。
《西游记》故事背后还有很多值得深思的寓意,如成长与成功、国家治理、团队建设等,都可以展开很有意思的课堂教学讨论。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乔光辉建议教师可以找到某一个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小切口,带领学生做有一定深度的阅读和思考,进而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策略和阅读方法。
为了帮助更多一线语文教师开展好整本书教学,亲近母语“点灯人大学”特别推出了32本经典童书整本书教学网络课程。徐冬梅介绍说,这些课程紧密结合统编教材课程纲要,以统编教材中推荐的整本书、经典的儿童文学以及适合儿童阅读的整本书为内容,不但包括整本书教学案例研习和20位名师领衔主讲,还有3个月的专业社群陪伴和点评,“相信老师们学了就能会,会了就能教。”(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郜云雁)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