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新中国70年大学文化审视

发布时间:2019-12-09 作者:蔡红生 胡中月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摘  要]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大学在办校、治校、强校中形成了具有丰厚底蕴的大学文化。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面临一系列困境。只有承继大学文化的精华,勇于革新大学文化的基因,建设现代化大学才能有“根”、有“魂”、还有“精气神”。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学文化;传承;创新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大学在办校、治校、强校中形成了具有丰厚底蕴的大学文化。深入挖掘并理性审视大学文化,对于推动中华优秀教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大学文化是宝贵的资源

大学文化是在大学校园生活与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群体精神及其所附载体,而群体精神由大学精神、大学理念和大学道德构成。大学文化彰显了大学的力量、个性和品格,其历史积淀愈久底蕴愈厚,甚至难以被模仿和超越,是大学的宝贵资源。可以说,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积累沉淀的文化习惯和历史经验,它是维系大学整体统一性的基本价值观念,也是大学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

1.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是自由精神、科学与人文精神、创新精神共同构成的大学的内生力量。

第一,自由精神让大学充满活力。大学的自由精神是大学精神的精髓,主要体现为办学自由和学术自由。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卓有成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明确保障大学的办学自由和学术自由,确定了大学自治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我国大学纷纷成立了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教授委员会、学位委员会等,自由开展民主管理和学术活动,创造了我国大学行之有效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治理结构。大学充分听取各方意见,让更多教职工拥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形成了“学术讨论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的中国特色大学文化氛围。

第二,科学与人文精神让大学充满生机。科学精神注重实事求是、追求真理,而人文精神注重求善尚美、健全人格。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大学开始倡导素质教育。华中科技大学形成“文化素质教育模式”,北京大学实行“文理双学位制”,清华大学成立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在人文素质教育上取得了显著成绩,成为高校开展素质教育的标杆。2000年以后,高校大力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实施“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工程”,把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融入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环节。综合性大学更是发挥多学科的特色优势,着重发展通识教育,校园出现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第三,创新精神让大学充满激情。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校坚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建立了众多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承担了大量科研项目,涌现出大量实用新型专利。新时代,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潮流的推动下,大学纷纷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创办大学生创业园,举办各类创新创业大赛,点燃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激情,孵化了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领袖人才。

2.大学理念

大学理念指向一种理想和模式,具体体现为大学是什么的使命观、如何办大学的发展观、大学如何培养人的育人观。

第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观。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是新中国大学文化的显著特色,也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根本特征。我国大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学习、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坚持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保证了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第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发展观。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坚持“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观,初步探索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之路。以中国人民大学的成立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改造为标志,我国高等教育开启了全面借鉴苏联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改革开放后,我国坚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发展之路。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大学逐渐形成新的发展观,大学办学体制由原先国家包揽办学转向多样化办学,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走向了普及化教育。2000年以后,在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大学发展观又有了新的提升,即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注重教育内涵式发展。新时代,我国大学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发展之路,为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而不懈奋斗。

第三,以人为本的育人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树立以人为本的育人观,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方面作出了很多新的探索。大学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教育工作者秉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创造出了更好更多的大学文化产品,借助于新媒体新技术,增强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时代感、吸引力和实效性,满足了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3.大学道德

大学道德具体体现为道德体系、道德教育和道德实践三个方面。

第一,完善的道德体系。新中国成立后,在改造旧文化、建立新文化的过程中,我国大学逐步形成了“五爱”、为人民服务、集体主义等构成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本框架。近年来,高校以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严格要求学生,开展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价值观教育,在校园内培育和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提炼和升华了大学道德的内涵。

第二,丰富的道德教育。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高校以抗美援朝为主题,全面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际主义教育。改革开放后,高校广泛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广泛开展“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广泛开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教育,引导大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坚定信仰者。

第三,多彩的道德实践。我国大学始终关注大学生道德实践,尤其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大学生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也是实施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载体。我国大学围绕育人中心任务,探索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道德实践。一是举办了系列主旋律教育活动,如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活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和我的祖国合唱快闪活动”等,激发青年学生爱国热情。二是举办系列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深入敬老院、孤儿院、幼儿园等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让大学生深入边远地区调查研究,深入了解祖国发展现状,把道德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知行合一。

当代大学文化面临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我们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在新经济、新技术、新交往模式的冲击下,当代大学文化面临一些挑战。

1.多元文化的冲击

当前,多元文化对大学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歪风,影响了大学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历史虚无主义、民粹主义等不良社会思潮企图瓦解社会主义道德、干扰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大学健康、有序、和谐发展。

2.新媒体的挑战

现代化媒介催生了网络文化的繁荣兴盛。大学文化借助于新媒体信息传播的海量性、便捷性、互动性、即时性、共享性、动态性、开放性等优势蓬勃发展。但是,新媒体的娱乐化、碎片化、去中心化、扁平化等与生俱来的特征干扰了大学文化的权威性、专业性、严肃性。

传承与创新大学文化

新时代,只有传承大学文化精髓,创新大学文化基因,我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才能有“根”、有“魂”、有“精气神”。

1.坚定文化自信

一所大学倘若失去了其文化“根脉”或“家底”,其生命必然会枯萎。传承大学文化要建立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我们从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浙江大学“求是、创新”、武汉大学“自强、弘毅、求是、拓新”、南京大学“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复旦大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北京师范大学“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华中师范大学“求实创新、立德树人”等百年名校的校训中可以看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文化的深刻影响。大学应从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兼济天下的理想抱负、自强不息的进取意识、和而不同的和谐思想、厚德载物的博大胸襟、崇德向善的优良品德等传统文化精髓中汲取力量,形成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大学文化自信,让学生在校园的一景一物、一草一木中传承大学文化,弘扬大学精神。

2.坚持新发展理念

大学文化既具有稳定性,又具有创新性。我们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创新大学文化基因,使大学文化更具时代感、迸发生命力。

一方面,要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开展经典诵读、书写、表演等活动,挖掘和诠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和价值。比如,举办校园文化节,让国学社、文学社、琴棋社、书画社、汉服社,以及武术协会、舞蹈协会等各种社团百花齐放。此外,要加强校园办公用品、纪念品等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使用和推广,以物言志,使大学文化向生活化、艺术化发展。

另一方面,要借助于新媒体的传播优势,以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多种媒体融合的方式,把大学文化元素充分展现出来,实现大学文化的精准化、专业化、个性化传播。既要充分发挥校园官方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作用,又要充分发挥校园广播站、电视台、校报、宣传栏、文化长廊、地标等传统媒体的作用,促进新旧媒体融合发展,共同助力传播大学文化。

3.坚持辩证统一思维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传承与创新大学文化既要立足本土的“守”,尊重大学文化的传统性,扬长避短;又要吸收外来的“变”,承认大学文化的多样性,取长补短,既不做守旧的卫士,也不做西化的附庸。“不忘本来”是大学文化的底色,“吸收外来”是大学文化的特色,“面向未来”是大学文化的本色。

“不忘本来”不是故步自封,也不是食古不化,而是不忘初心,传承文化传统中的优质基因,不割裂传统。大学文化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逐渐累积的过程,我们说传承与创新,把传承放在创新的前面,正是突出了“不忘本来”的重要性。“吸收外来”不是崇洋媚外,也不是全盘西化,而是在理性交流与合作中,广泛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批判吸收、理性借鉴、大胆超越。“面向未来”不是拘泥于古,也不是盲目于外,而是对大学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健康的大学文化应该具有开放包容、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和超越功利的色彩。放眼看世界,我们既要“走出去”,又要“请进来”,在与世界优秀文化交互共融中打好底色、创建特色、彰显本色。

总之,传承与创新大学文化要忠于传统,更要勇于革新。传承是创新中的传承,创新是传承中的创新。大学文化离开了传承就失去了根基,离开了创新就失去了活力。传承与创新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本文为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创新资助项目)“大学微文化研究”(项目编号:2018CXZZ070)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蔡红生 胡中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原载2019年第20期《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