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孩子,坚持住,等战胜了疫情,爸爸就回家 ”——武汉市蔡甸区教育突击队战“疫”记

发布时间:2020-02-07 作者:张婷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张婷)从1月31日誓师上岗到2月7日已经是第8天了。18名武汉市蔡甸区教育系统突击队员坚守在区人民医院,负责发热门诊的登记取号工作,每天面对病患超百人。

战“疫”,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教育人不会缺席。1月23日,武汉封城,这是这座城市与疫病抗争的决心。随之而来的,是患者人数激增和医院人力物力奇缺。1月27日,武汉市蔡甸区教育局决定,组织一队志愿者战士成立抗疫突击队,奔赴医院前线,帮助正在“浴血奋战”的医护人员。

看到消息的那一刻,尽管心里有点害怕,但后勤服务中心的李琤还是拿起了电话,“我一定要去前线做点什么”; 职教中心的余磊递交了请战书,军人出身的他在请战中写道,“若有战,我必上”;职教中心教师李红兵今年52岁,是突击队中年龄最大的一位,但他坚决地说,“老党员更要冲在第一线”……

就这样,18名教育人站了出来,背后是18个家庭。洪北教育总支的李志武,儿子今年参加高考,他不能在家陪伴;资助中心的刘远耀,妻子是医务工作者,年前就上岗了,一直忙碌,家中还有上高中的女儿;电教站的杨魁,年前父亲胃癌刚动了手术,身为家中独子的他,不能在家中照料……

“舍小家、顾大家。”“在这个特殊时期,我将牢记使命,用实际行动实现在党旗下的誓言,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不计报酬,无论生死,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正值春节,18名战士告别了家,走上了前线。在人民医院门口的临时帐篷内,两张简单的课桌,就是突击队员的办公地点。尽管突击队员身穿防护服,眼带护目镜,但仍然难以抵挡初春的寒风。教育局办公室干部周进平时不时地捂捂耳朵,“带一天的口罩和防护眼镜,耳朵两边就像刀割一样”。

工作24小时不间断。队员们两人一组,一次上岗4个小时。白天,队员们异常忙碌。一方面要登记患者的信息安排好就诊顺序,另一方面还要向患者及家属做大量的解释工作和政策说明。晚上,信息登记工作减少,但队员在室外工作,天气寒冷难耐,特别是凌晨,“只有在前面的空地上走几圈,才能让身体暖和起来”。

每一天,比想象得更辛苦。由于穿了防护服,4个小时下来,突击队员的脸上会被勒出许多条勒痕,戴了橡皮手套的手已经发白。因为面部有部分面部皮肤暴露在外,所以经常要喷酒精杀毒,皮肤常常被灼伤得通红。

这些都可以克服,让队员们最难受的是,极少数病患情绪急躁,对队员多有责难。面对这种情况,突击队队长、区教育局监察室主任张望才总是做队员的工作:“我们的解释工作做得好一些,就是对战‘疫’的贡献”。

困难,没有让队员们退缩,大家相互打气、坚守岗位。受了委屈,就相互拍拍肩,“武汉伢为武汉”;生活上彼此帮助,每当有人从岗上下来回到驻地,总有人帮他们消毒,监督他们换衣服和洗澡。

酒店3楼有个很大的平台,刘远耀主动督促大家锻炼身体,要求每一名队员每天走一万步。李琤每天追着上岗人员,帮大家测体温。最风趣的还是队长张望才,他把鼾声大的队员安排和自己一起住,开玩笑地说:“我们比一比,看谁的声音大”……

“没有人愿意身处险境,但是如果所有人都处于险境之中,总有一些人会上前一步,以身犯险。”参加突击队一周后,队员周进平有机会路过自己家的小区,隔着马路朝着阳台上的孩子挥了挥手,“孩子,坚持住,等战胜了疫情,爸爸就回家 ”。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