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村子变好了,他却走了”——记天津理工大学驻村帮扶干部张成银

发布时间:2020-02-09 作者:陈欣然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听闻村里曾经的驻村书记张成银以身殉职的消息,天津市蓟州区渔阳镇东马坊村、西马坊村的村民哭成了一片,“村子越来越好,可是他却走了”。

张成银离世前的岗位是天津理工大学保卫处处长。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张成银始终冲在校园安保工作一线。原本身患病症的他,本应利用假期到医院治疗,在严峻的疫情下,张成银坚持除夕和大年初一在岗带班。1月30日上午8点,张成银又来到学校,巡查校园疫情防控工作。当天中午13点,身体不适的他被送到医院急诊住院,后经救治无效,于1月31日晚上23时不幸离世,年仅55岁。

2013年,天津市委市政府决定开展市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干部结对帮扶困难村工作。时任天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的张成银成为第一批驻村书记,来到位于蓟州区渔阳镇的东马坊村、西马坊村。这两个村共有600多户2000多人口,耕地面积不足600亩,人均年收入不足8000元。

张成银驻村以后,立即带领工作组成员走访村民,先后入户调研80多次,发放问卷200多份,田间地头留下了他们深深浅浅的足迹。张成银了解到,由于地处于桥水库沿岸,为了保障天津市民用水,村里退耕围湖,让出两千多亩耕地,还被限制了传统的畜牧养殖。“库区人民为了保障市区用水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我们要竭尽全力帮扶他们,怎么也不为过。”张成银说。

村民海燕不会忘记,为了进一步保护于桥水库水质,有关部门对水库周边采用传统方式的畜牧养殖户进行了清整,这让一直养猪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海燕一时犯了难,于是他找到帮扶工作组求助。张成银请来专家现场考察,结合该村发展绿色服务业的全新定位,给海燕指出了开办农家院这个优于传统养殖业的增收之道。帮扶组为“海燕农家院”做了漂亮的宣传网页,吸引了很多游客。

村里的果农们不会忘记,秋天漫山遍野的苹果、梨、核桃给农民带来了丰收的喜悦,也带来了销售的忧愁——以前因为销路难找,每年都有上万斤水果烂在地上。张成银带领工作组成员四处奔走,积极联系买家,同时建立宣传网站,传播信息,拓展销路。冬季到来之前,他们帮助农户销售苹果、皇冠梨十万余斤,核桃数千公斤。西马坊村的老果农侯荣珍,逢人便说张成银是他家的恩人。

村里的老年人也不会忘记,为了解决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张成银向镇政府提议,促成老人幸福院建设项目。不久之后,天津市的第一所农村互助式老人院在东马坊村建成了。老人们一日三餐有专人照顾,还能聚在一起聊天、下棋、打牌,闲暇时种一些瓜果蔬菜自给自足。这种“离家不离村,离亲不离情”的互助养老模式,有效破解了农村“养老难”问题,真正做到了“老人开心、子女放心、政府省心”。

村民们都不会忘记,张成银带领帮扶组筹建了科技信息中心、党员学习教育中心和村民服务中心三位一体服务中心,并配备了电脑,为村民开设了电脑培训课。如今,每天来三位一体服务中心查阅农业科技信息的村民络绎不绝。他还积极促成天津理工大学在东马坊村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开展“大手拉小手”活动,组织大学生入村对中小学生进行文化辅导,对村里的青壮年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他还“承包”了两个经济困难家庭的学生,用微薄的工资支持他们完成学业……

两年时间,东马坊、西马坊两个村的村容村貌明显改善,村民素质显著提高,村民的经济状况大为改观,而张成银却累坏了身体,被检查出患有胆囊炎等多种疾病。医生建议他住院治疗,但他仍然战斗在岗位上,有时忙得顾不上吃饭、睡觉。东马坊村党支部书记徐双喜说:“成银实诚能干,把村里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把村民当成自己的亲人。”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陈欣然)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